苏轼见老汉欲言又止,迟迟不肯开口,柔声道:“老丈,我是朝廷派来专门负责淮河东路各州事务的官员,这里没外人,你大可以放心告诉我。如果遇到了什么困难,本官定当竭尽所能帮助于你。”

    老丈见苏轼面容和善,言语温和,稍微放下戒心,道:“多谢大人关心,但您帮不了我。”

    苏轼笑道:“你不说怎知我帮不了你?”

    老丈道:“我拖欠了衙门的税,您能帮忙免去我的税吗?”

    苏轼哑口无言,沉默片刻,道:“我虽不能免去你欠的税,但我可以帮你向收税的官员说情,稍微宽限一些,等你今年夏天粮食丰收了再偿还便是。”

    老丈叹息一声,道:“宽限又怎样,别说夏天丰收,就算秋天也丰收,我也还不清!”

    两人不知不觉已走进了村子。苏轼震惊道:“你到底欠了多少,竟然两季收成都还不清!可是家中遭遇了什么变故?”

    老汉摇摇头,道:“我家中没有发生变故,只是连年灾害,收成不好,不知不觉已欠了两年的税,无力偿还。”然后指了不远处的一户人家,道,“我只欠了两年的,尚且觉得艰难,他家可是欠了三年的。”

    苏轼之前在杭州为官时已知江南一带连年水灾、旱灾,扬州离杭州不算远,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安慰道:“虽然欠的优点多,但好在今年是个丰收年,能还一点算一点,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老汉说:“丰收又如何!丰年还不如凶年呢!”

    苏轼思忖着,怎么还有人不喜丰年,反而喜欢饱受天灾迫害的凶年呢?他疑惑道:“为何这么说?”

    老汉道:“天灾流行时,大家食物匮乏,衙役知道我们无钱纳税,也就不来催收,一家人节衣缩食,还算勉强可以生活。可是倘若遇到丰年,衙役就会上门来催收积欠的税赋,还不起便枷棒在身,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啊!”

    苏轼听后潸然泪下,却又无能为力,毕竟朝廷收税是必不可少之事。国家的建设、打仗、赈灾、修缮等事,以及皇帝和宗室的吃穿用度、官员的俸禄、将士们的军饷等都依靠税收。他向老汉表示会向朝廷汇报此事及百姓的艰难,然后面色忧伤地继续在村子里走访一番后离开了。

    晚上。

    苏轼回到驿站,大家见其心情沉重,皆围了过来。苏迨关心道:“爹,发生什么事了吗?”

    苏轼将今日所见所闻详细叙述后,大家伤心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