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等人因在汴京停留太久,虽然很想和张方平多相处一段时间,但太久不到徐州上任也不好,于是大家在此稍住数日便动身前往徐州。

    四月下旬。

    徐州。

    苏轼等人终于抵达徐州。由于在密州已做过一届知州,苏轼对于知州的工作可谓得心应手,加上徐州不像自己初到密州时那样遇上灾情,除了日常的工作外,有非常多的时间可以陪苏辙一同游历山川、庙宇,登高望远;泛舟江河之上,凭江垂钓;吟诗作赋,谈古论今。兄弟二人最后一次朝夕相处还是熙宁四年在颍州拜访欧阳修的时候,如今竟已过六年。苏轼的到来吸引了一大堆新朋旧友争相拜访。大家或聚会、或郊游,日子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一天天度过……

    转眼已七月。

    这天,苏轼、苏辙结伴同游,夜晚大雨忽至,两人决定夜宿逍遥堂。苏辙已决定几日后动身返回南京,离别在即,两人倚窗而立,看着窗外潇潇雨下,黯然神伤。

    苏轼突然吟诵道:“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作完此诗觉得意犹未尽,又作一首,“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两咨嗟。”

    苏辙见状也作两首诗附和:“逍遥堂后千寻,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苏轼看了眼身旁仰望夜空的苏辙,怅然道:“真的要走吗?”

    苏辙长叹一声,道:“我已来此数月,迟迟未归于理不合,终归是要走的。”

    苏轼伤心道:“此次一别不知何年才能再见,我是真的不想让你走啊!”

    苏辙道:“我又何尝不是,怎奈你我都是俗人,需要这微薄的俸禄养家糊口。”

    苏轼见对方看似语气平淡,但两行清泪竟已偷偷滑过脸颊,着实震惊,急忙安慰道:“没事,我们如今为官相别之日浅,将来退休相从之日长。等我们致仕后,一起回眉山安享晚年,从此再也不分开。”

    苏辙用力地点点头,道:“好,一言为定!”

    两人相视许久,苏辙突然道:“要不我等过了中秋再走吧,也不差这半个多月。”

    苏轼开心道:“真的?太好了!”转念一想,虽然张方平待两人甚好,应该不会介意苏辙迟迟未归,但是拖太久终究不太好,强颜欢笑道,“既然不差这半个多月,早回晚回都一样,你还是回去吧。”

    苏辙道:“没事,就过了中秋吧,我们兄弟俩很多年没有一起过过中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