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重要到让人无法忽视也无法逾越。

    后世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的时候,都会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比如说:xx步枪不错啊,我们应该量产这种武器啊!xx坦克不错啊,为啥不多生产5000辆啊?

    现在问题来了,知道某种武器非常不错,就一定有钱生产或者说有办法让人帮你生产么?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把手里的兵力扩大一倍,新式装备多采购一倍,也许就有更大的机会赢得战争。

    问题是,这样单纯的扩大一倍,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够解决的。

    产能方面暂且不提,另一个致命的关键点是:你用什么东西刺激,来让手下人启动保留的产能?

    李乐给出的东西让所有人都很开心,因为他许诺的都是给出利益的环节。

    这样的许诺让人非常舒爽,就好像你是一个市领导,你许诺建造更多的公路,许诺盖更多的楼房,许诺更好的空气质量和更多的工作岗位……

    听到这些许诺,当然大家都很支持你,觉得你是一个好人。但是最后你补上一句:所以我要收百分之三百的税款,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李乐不能让帝国的经济部门增加税款,所谓的开源是基本不可能了。

    沙赫特帮第三帝国玩出来的那一套借鸡生蛋的类似骗贷款的把戏,实际上也就基本上毁掉了第三帝国脆弱的经济。

    很多人都知道这种开支票然后脱出经济范畴的互相借贷,最终还是要有人来为政府的信用买单的。

    至少在战争之后,政府要给前期投入者足够多的便利和好处,来偿还之前借贷生产留下的经济问题。

    说的浅显一些,就是德国一直在借钱生产武器,然后在战争胜利后偿还。

    这种模式下,资本家当然不可能开足了马力生产物资,因为他们没见到真金白银,动力当然也就不足。

    后来他们不得已开足了马力生产,一方面是因为战争不利必须要挽回之前的投入,一方面也是因为被对手逼迫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