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者理由充足,从战略层面,从战术层面抽丝剥茧,一一列举出盟军兵力,时间,目前战争局势和匪军面临的问题等一系列理由,说明黑斯廷斯元帅的南下决定,是一记不折不扣的昏招。他们悲愤的表情,让人感觉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盟军全军覆没,西约舰队横扫天下的那一幕。

    而支持者却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道理。不过,道理少,并不等同于理由不充足。

    正所谓任你拳脚如风上蹿下跳,我自一枪撂倒。有时候,一句话就足以让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局势战略,说得口干舌燥的对手面色如土肝火攻心。

    “别用普通人的思维,去推测黑斯廷斯元帅和匪军田行健上将!如果想要质疑他们的战略选择,请先达到他们的高度!”

    支持者们,总是梗着脖子蛮不讲理地这样说。

    不过,虽然态度强硬地力挺南下战略,可事实上,他们在面对反对者们摆出的客观事实的时候,也难免有些底气不足。

    双方争论胜负都在其次,大家难以忍受的,是在战术讨论会上,在参谋部平日里绕不开的推演和作战计划拟定上,他们每天都会无数次听到的冷嘲热讽!

    任何战术拟定和推演判定,都需要以现有的战术条件为基础。可是,围绕着南下这一战略,他们能够获得的条件,却实在太过苛刻了。

    要兵力,兵力不足。要时间,时间不够。

    战争不会永远都只用奇兵阴谋,再让人称道的谋略,终究只能在局部拥有暂时性的优势。就像古地球中国的三国时代一样,一代武侯诸葛亮算尽了天时地利,用尽了奇谋,七出岐山,终究也无法消灭魏国,改天换命。

    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堂皇正兵,永远是积小胜为大胜,从不仅仅是战场前线,还包括后勤,经济,科技,情报等各个方面积累起来,最终泰山压顶,水到渠成的大势!

    虽然大家都坚信以斐盟的经济,科技,工业水平和军事实力,最终能拖垮穷兵黩武的西约,获得胜利。可在盟军南下这一场战役上,基础战略条件的匮乏,却让战略大势站在了西约一方,握在准备充分时间充足的索伯尔手上。

    谁也不知道黑斯廷斯会怎么打这近乎于绝无可能的一仗,可大家都知道,因为黑斯廷斯悍然解散联盟议会上院的行为,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正潜伏着一股汹涌的暗流!

    如果盟军能够因此获得胜利,能够扭转目前的局势,这股暗流或许会继续潜伏下去。可一旦盟军出现难以承受的失利,那么,一切都可能在顷刻之间天翻地覆。

    再坚定的南下支持者,其实也在心头担着心。当他们面对反对者的冷言冷语时,他们的心头,是在纠结,焦虑,愤怒中反复煎熬!

    就在这个时刻,匪军攻入墨提斯星系的消息传来!

    南下战略的支持者们对黑斯廷斯的判断力,以及对匪军的战斗力的信任,得到了最让人振奋和欣喜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