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放心,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什么奇怪事没碰过。区区一个小婴儿,吓不到我的。”老乞丐一再劝说,走到妇人近旁,一把掀开被角。

    婴儿瘦弱不堪,四肢扭曲,聚结一处。面色青紫,呼吸急促,小嘴长得极大,却就是发不出声,双目紧闭,模样痛苦。

    “若姑娘执意带这孩子去海宫,不出三日,她必死无疑。”老乞丐神色严肃,不像再开玩笑。

    “老乞丐,看不出,你还懂医术?那你可知这孩子得了什么病?”店小二好奇问道。

    “姑娘,若老夫没猜错,这孩子的病不是天灾,而是。”老乞丐继续猜测道,指着小婴儿的手对妇人说,“这孩子生下来就被人挑断了手筋脚筋,可那人又没有杀死她,想必只是是怕她日后习武卷入纷争,而并非起了歹意。”

    老乞丐见另外二人听得入迷,皆未说话,索性继续解释下去,“这断筋的手法很是熟练,根根精准,分毫不差。想来此人不是学过医便是练过武。我看姑娘的打扮,家中应当有人故去不久,而且,姑娘气质不凡,至少也是琉璃官府出身。如此推来,我好像知道姑娘是谁了。”

    “既然您知道了,就不要说了。”妇人眉头紧锁,神色黯然。

    “唉!看来姑娘不是去海宫逃难的,而是去寻仇的!”老乞丐哀叹道。

    “实不相瞒。”妇人只好承认,“掌门临终时毁了这孩子的手脚,为的就是不让她日后为襄王殿下报仇,深陷纷争。可我作为观内弟子,目睹襄王被害,掌门自尽,怎能袖手旁观?这个仇,自然要报。”

    老乞丐听完,慌张地摆摆手,“姑娘的心情,老夫能理解。可以姑娘一人之力,怕是报不了仇。”

    “老伯,您博学多识,可否指点一二,告诉我如何才能报仇?”妇人心急问道。

    “这个不难,只需一人相助即可。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老乞丐用眼神指了指襁褓中的小婴儿。

    “孩子?”妇人一惊,惊慌护住手中襁褓,轻轻拍哄,“不会的!我答应过掌门,绝不会让这孩子与复仇之事有半点瓜葛。”

    “姑娘,大错特错啊!这孩子是生于乱世的不世奇才,乱,可定国,和,可安邦,国运气数,悉关一人。天命难违!她是注定要卷入争斗的。若执意让她避世远争,她便失去了存于乱世的意义,早早就会夭折了。”

    妇人登时脸色煞白,惊恐异常,“难道我不让她远离争斗,就能让她能活下来?”

    “也不尽然。此女要承天之大任,必受常人所不能受之难,方能历劫重生,逢凶化吉,保住性命!”老乞丐少做沉思,深沉说道。

    “您既然如此说,看来是知道保命之法了?”妇人眸中忽而闪现一道光,仿佛看到最后一丝希望。说完,妇人立刻抱着孩子跪在地上,“望高人赐教,救救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