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的名字他都已经想好了,就叫枢密院。

    听到赵延洵问话,陈安明缓缓道:“殿下,按统一汇总的情况来看,现在已经可以着手秋收,城外的怪物是啥不光的,只能多加巡查清理!”

    “但臣以为……在推行秋收同时,还得从砍伐树木和竹子,制作一应军械!”

    陈安明知道,关于秋收的一应事务,肯定是由王府长史落实。

    既然自己不能主导,那就干脆接机提出建议,相当于是为军队发声。

    见赵延洵面露思索,陈安明才接着说道:“殿下,城内人力众多,只要稍微分配一些人手,就可以保证军械制造,到时候便可招募更多兵卒!”

    “工匠们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维持生产,以免手艺生疏了!”

    一人计短多人计长,作为一个势力的首脑,赵延洵已经意识到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陈安明话讲完后,赵延洵又问向一侧几名文官道:“对此,你们怎么看?”

    成文光正想发言,却见关和泰抢先开口道:“殿下,陈大人的建议,臣以为有些道理!”

    “城内有数万劳力,就元阳周边这些田地,着实也用不了这么些人,倒不如按陈大人所说,派些人砍树伐竹以供军需!”

    “军队强盛,才能扫清怪物,才能救更多人,才能让咱们活下去!”

    见关和泰说完,赵延洵又把目光扫向其余两人。

    “臣无异议!”周承平答道。

    即便是他这样清流的人,也知道如今军队的重要性,所以不会阻挠军队发展。

    两位王府长史都达成了一致,成文光自然也不会异议,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好,出城秋收和砍树的人员招募,就由成卿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