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四日,武英殿内。
因为皇城内的各大殿宇都在修葺整治,所以,弘光皇帝朱由崧便过上了很soho的生活,办公室与住处合二为一,工作与生活没有了明显的分割,也免除了各种上朝仪式繁琐复杂的仪式程序。但是,因为最近南京城中大小事情不断,所以武英殿也是热闹非凡,人流不断,一次又一次的朝议在这里频繁举行。
今日,又是一次朝议。只不过,这次朝议是弘光皇帝召集,而不会迫于东林的吵闹叫嚣而不得不举行。
他坐在宝座上,眼带寒霜的扫视着殿内群臣,只见下面一片芒丝罗绢的朝服。满眼朱紫,触目都是仙鹤的补子,孔雀的补子,麒麟的补子、獬豸的补子,镶玉腰带,犀角腰带,真真的一群衣冠禽兽。
“这就是朕的臣工。办事拿不出本事来,打嘴仗一个个都能引经据典!”
此时殿中,正有二人正在大声辨论,所争论的便是春秋礼仪大义。
今日的朝议,事实上便是弘光皇帝所设计的。为的便是要为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问题进行一下讨论。
议定大行皇帝的庙号和谥号,本是之前李守汉在朝会上提出的几项措施之一,但是却一直没有落实。崇祯的庙号和谥号还是崇祯十七年六月定的“思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最初有烈宗、乾宗、毅宗的建议,但是都没被采纳。
这次,朱由崧以思宗不是美号为由,将此号驳回。令朝议公论,为大行皇帝重新议定谥号庙号。
顺便,朱由崧也准备给自己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也弄一个皇帝的庙号,让九泉之下的父王也可以享受皇帝待遇。
这样的要求说起来也不算过分,而且有先例可循。嘉靖皇帝就为了给自己的父亲弄皇帝待遇同文官们展开了一场长时间的“大礼仪之争”拉锯战。
但是,几位大臣却也是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应该派人与清国接洽,一者收敛大行皇帝、大行皇后、懿安皇后等人的遗骸,并且于天寿山皇陵下葬。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与清国结好,东林的几位干将顺势又提出了与清国结盟,联手对付大顺军,也就是继续主张借虏平寇。
朝堂上,这几位正在激烈争辩的大臣,争论的话题便是围绕着上述几个问题而进行,各自讲说自己的理由论据,争论的面红耳赤。如果不是弘光皇帝已经建立了一些威权,只怕又会上演在金殿上大打出手,甚至是打死人的剧情。
不过,此时的文官们也比嘉靖朝的文官乖巧了许多,他们没有那种敢于和皇帝对抗几十年的勇气。(嘉靖皇帝面对的可是敢于和著名的“荒唐”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分庭抗礼的文官集团。而且,能够亲自在应县上阵与蒙古小王子部对战,并且亲斩一个首级的这位正德皇帝,居然因为落水就死了,也真是奇哉怪也了。这里面要是没有文官集团的影子那才叫奇怪呢!)他们已经被那条在南京城内到处咬人的疯狗阮大铖给吓得胆子小了许多。
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皇上您不就是想给本生父弄个皇帝的头衔名号过过瘾吗?反正都是你们老朱家的事,在地府之中,这些位遇到了怎么争怎么吵都是你们家的事。您想要个尊号咱们就给上个尊号。
可是,为了给自己留下最后的一些体面,文官们也是很会找理由。他们将大明朝廷开国以来的两位很尴尬的人物搬请了出来,作为给朱常洵上皇帝尊号的陪衬。
因为皇城内的各大殿宇都在修葺整治,所以,弘光皇帝朱由崧便过上了很soho的生活,办公室与住处合二为一,工作与生活没有了明显的分割,也免除了各种上朝仪式繁琐复杂的仪式程序。但是,因为最近南京城中大小事情不断,所以武英殿也是热闹非凡,人流不断,一次又一次的朝议在这里频繁举行。
今日,又是一次朝议。只不过,这次朝议是弘光皇帝召集,而不会迫于东林的吵闹叫嚣而不得不举行。
他坐在宝座上,眼带寒霜的扫视着殿内群臣,只见下面一片芒丝罗绢的朝服。满眼朱紫,触目都是仙鹤的补子,孔雀的补子,麒麟的补子、獬豸的补子,镶玉腰带,犀角腰带,真真的一群衣冠禽兽。
“这就是朕的臣工。办事拿不出本事来,打嘴仗一个个都能引经据典!”
此时殿中,正有二人正在大声辨论,所争论的便是春秋礼仪大义。
今日的朝议,事实上便是弘光皇帝所设计的。为的便是要为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问题进行一下讨论。
议定大行皇帝的庙号和谥号,本是之前李守汉在朝会上提出的几项措施之一,但是却一直没有落实。崇祯的庙号和谥号还是崇祯十七年六月定的“思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最初有烈宗、乾宗、毅宗的建议,但是都没被采纳。
这次,朱由崧以思宗不是美号为由,将此号驳回。令朝议公论,为大行皇帝重新议定谥号庙号。
顺便,朱由崧也准备给自己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也弄一个皇帝的庙号,让九泉之下的父王也可以享受皇帝待遇。
这样的要求说起来也不算过分,而且有先例可循。嘉靖皇帝就为了给自己的父亲弄皇帝待遇同文官们展开了一场长时间的“大礼仪之争”拉锯战。
但是,几位大臣却也是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应该派人与清国接洽,一者收敛大行皇帝、大行皇后、懿安皇后等人的遗骸,并且于天寿山皇陵下葬。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与清国结好,东林的几位干将顺势又提出了与清国结盟,联手对付大顺军,也就是继续主张借虏平寇。
朝堂上,这几位正在激烈争辩的大臣,争论的话题便是围绕着上述几个问题而进行,各自讲说自己的理由论据,争论的面红耳赤。如果不是弘光皇帝已经建立了一些威权,只怕又会上演在金殿上大打出手,甚至是打死人的剧情。
不过,此时的文官们也比嘉靖朝的文官乖巧了许多,他们没有那种敢于和皇帝对抗几十年的勇气。(嘉靖皇帝面对的可是敢于和著名的“荒唐”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分庭抗礼的文官集团。而且,能够亲自在应县上阵与蒙古小王子部对战,并且亲斩一个首级的这位正德皇帝,居然因为落水就死了,也真是奇哉怪也了。这里面要是没有文官集团的影子那才叫奇怪呢!)他们已经被那条在南京城内到处咬人的疯狗阮大铖给吓得胆子小了许多。
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皇上您不就是想给本生父弄个皇帝的头衔名号过过瘾吗?反正都是你们老朱家的事,在地府之中,这些位遇到了怎么争怎么吵都是你们家的事。您想要个尊号咱们就给上个尊号。
可是,为了给自己留下最后的一些体面,文官们也是很会找理由。他们将大明朝廷开国以来的两位很尴尬的人物搬请了出来,作为给朱常洵上皇帝尊号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