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其他官员,舍近求远的事情没必要做,玄宗皇帝直接看中了学宫这样存在几十年的地方,很适合给帝国培养人才。

    便是通过些手段让学宫的学生们通过科举这种极其正常的方式进入朝堂,开始分庭抗礼被三河世家渗透的帝国朝堂。

    只是说最开始确实有些憋屈,没办法,三河世家在朝堂的话语权实在是太重,那些朝堂官员对势力范围的保护程度让玄宗皇帝都有些瞠目结舌。

    不过最开始的时候,总是千难万难,仝致远和李立青,以及项信他们就是这段时间走出学宫的高位者。

    仝致远被玄宗皇帝看中,经过几年时间,作为排头兵在帝国朝堂和三河世家渗透的官员们分庭抗礼,直接拜为九卿之首的太常卿。

    一时间振奋了学宫学生的出入仕途的决心,那些年科举的学宫学生参与人数远远高出前面几年。

    没想到局势好转几年,玄宗皇帝病重,又是让朝堂有了些动荡,学宫更是有了些担心。

    好在继位的仁宗皇帝同样出自学宫,继位之后大力任用太常卿仝致远,直接把他定位为辅国之才。

    自玄宗皇帝的几年拿回来的话语权,都让仁宗皇帝任用到淋漓尽致,提拔了大量的出自学宫的官员。

    中期的时候,提拔两位帝国元帅,出自学宫的南军元帅李立青和西军元帅项信。

    很明显,项信所有的战略意义更加深厚,项信和帝国皇室没有关系,出自寒门,更加能激励那些出自寒门的学宫的学生。

    太常卿仝致远的出现,算是由玄宗皇帝和仁宗皇帝两朝打通了入相的通道坦途。

    不少学宫学生都是盯上科举里面得入相,毕竟前车之鉴乃是太常卿仝致远,位高权重的仁宗帝师。

    只是出将入相的口号,仅仅完成入相可是不行,不过当时将门世家封锁军方,让寒门子弟根本没办法出任帝方高层。

    即便五十年前,玄宗皇帝之前的出现过蒙家元帅,再是出任太尉,可那都是如流星般划过天际。

    学宫学生对入相有了肯定,但是出将依旧没有把握,何况将门世家的贪婪太强,直接封锁,走起来都走不高。

    正好此时出现出自将门世家的张家老元帅担任帝国南军元帅,他选择打破将门世家定下来的封锁,让李立青出任帝国南军副元帅,板上钉钉的南军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