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希望自己能病得久一些,这样她就能在谢菲尔德的卧室里待到天长地久。

    为了能光明正大地待下去,她把书包里的课本一股脑儿倒在床上,然后用一种充满求知欲的可怜眼神望着谢菲尔德:“能帮我补补课吗?学校的老师讲得太差了,我听不懂。”

    谢菲尔德坐在露台的椅子上,手上拿着茶杯,头也没回:“你的老师最差都是硕士毕业,安娜。”

    安娜哀求道:“可是我真的听不懂嘛!我有多笨,你又不是不知道……求你啦,谢菲尔德先生,柏里斯叔叔,教教我……”

    他完全无法抵御她甜蜜的撒娇,无奈地叹息了一声,把茶杯放在桌子上,站起来,朝她走去。

    这小姑娘似乎已从丧母的哀痛中走了出来,这两天都面带笑容,脸上焕发着青春迷人的光彩,仿佛她生来就是为了讨人喜爱似的。

    然后,谢菲尔德就发现,这讨人喜爱的小姑娘的知识水平,约等于初中生——说是初中生,其实都不太准确,因为让她重写八年级的试卷,不一定能全都及格。

    谢菲尔德揉了揉眉心,只好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讲起。

    安娜听课的时候,倒是足够乖巧。但她的乖巧,并不能弥补知识层面的不足,经常提出一些令人发笑的问题。比如,她选修的艺术课,必须要学会赏析名画,然而安娜对画作的认知,还停留在看图说话的阶段。

    举个例子,《帕里斯的裁判》这幅画,取材于希腊神话,讲的是赫拉、雅典娜、维纳斯三位女神,为了竞争“最美丽的人”的称号,而去引诱人类男子帕里斯的故事。

    帕里斯是被特洛伊王后遗弃的孩子,在山林中长大。维纳斯承诺,如果他能把刻着“给最美的人”的金苹果给她,她就让人间最漂亮的女人——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爱上他。最终,帕里斯将金苹果给了维纳斯。维纳斯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但也因此引发了特洛伊战争,让帕里斯国破人亡。

    这幅画寓意丰富,色彩鲜亮,并且蕴含着一定的政治隐喻。安娜却被它表面的主题迷住了,认真地评判起女神的美丽来。许久,她得出结论:三位女神的身材像母熊一样壮硕,都称不上“最美”。

    她像刚开始发育的男孩一样,对色调暗沉、画风阴郁的油画兴趣缺缺,对一丝.不挂的人体画双眼放光,明明那些画作还没有一些杂志女郎姿态诱惑,她却看得快乐极了,恨不得把一对眼珠子贴上去观赏。

    谢菲尔德看着她对艺术的态度,简直忍不住怀疑,那天把女主角演得活灵活现的女孩,究竟是不是她本人。

    只能说,有艺术天赋的人,不一定懂艺术;懂艺术的人,不一定有艺术天赋。

    辅导完安娜最擅长的艺术,谢菲尔德帮她检查数学和法语的作业,法语还好,虽然有些错误,但看得出来,作业都是她亲自完成的;数学作业则完全是另一个人的字迹。

    谢菲尔德用指关节敲了敲作业,眯起眼睛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