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得到空前统一的我们大败了王世充后,王世充退回到了洛阳城中,再也不肯出城迎战。与此同时,隋朝大臣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了政变,绞杀了杨广,而此时的王世充则拥立杨广的孙子杨侗为帝,并在洛阳城中建立了一个小朝廷。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率领着十万之众的“骁果军”向洛阳逼近,在危机的时刻,李密决定带着我们暂时和王世充联盟。李密被杨侗拜为太尉,杨侗承诺李密只要击败了宇文化及,就让他进入洛阳辅政。

    李密无奈之下动用了瓦岗军几乎所有的兵力来跟宇文化及决战。

    在决战之前,李密采用一位谋士的计策,准备先“玩弄”一下宇文化及——他派人假装跟宇文化及议和,并主动送给宇文化及一拨军粮,要知道,宇文化及率领的“骁果军”此时最缺的就是军粮,只就好比是雪中送炭,所以宇文化及自然就答应跟李密议和。

    得到李密送来的军粮后,宇文化及和他的“骁果军”开始放开肚子吃,很快就把所有的粮食都吃完了。其实李密的计划就是等宇文化军队及把粮食吃完,然后再围歼宇文化及,但是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发生了一件很突然的事情,打破了李密的计划——我们瓦岗军的一个军官刚好犯了罪,他害怕李密惩治下来,便叛逃到了宇文化及那边,最可恨的是他将李密的计划部汇报给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听完之后火冒三丈,决定跟我们来一场正面决斗。

    宇文化及率领着部队渡过了永济渠,直接奔向了我们的主营地,我们连忙应战。

    战斗十分激烈,李密在前线指挥,不料被箭矢射中落马,我们的军队开始乱了阵脚,纷纷后退。这时,秦叔宝一马当先地冲了出来,救起李密的同时也稳住了部队,排兵布阵继续迎击宇文化及,终于打跑了骁果军。

    这场大战结束后,战场上的尸骸堆积如山,血流成河,看着都让人瘆得慌。宇文化及带来的十余万“骁果军”,战后只剩两万人左右,我们也元气大伤,精锐的士卒与马匹都死伤惨重,存活下来的大多是些乌合之众。

    大战结束后,李密原本是准备进入洛阳任官的,没想到此时的洛阳已经发生了政变——王世充杀了元文都等人,并且把洛阳的高层尽数控制住了。在这种情形下,想要去洛阳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而且此时还传来一则重要的讯息:王世充正在谋划要一锅端了我们瓦岗军。

    针对接下来与王世充的大战,众位将领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裴仁基分析道:“我们在跟宇文化及一战中伤亡惨重,王世充必定会抓住这个机会攻打我们,这番决战不可避免,当时王世充肯定会率领部军队,试图将我们一网打尽,而这样的话,洛阳必定就空虚了,我们避其锋芒,分出一部分兵力把守住王世充军队要经过的要道,使其不能向东前进。另外再挑选出数万精兵向东都逼近。”

    “裴将军如此安排是有何用意?”李密说,“我们士兵本就没有多少了,再分散开来岂不更加脆弱吗?”

    “魏公所言差异,正是因为我们士兵的数量不尽人意,所以我们最好不要跟王世充正面交战。依照我的策略,王世充一旦回军,我们就按兵不动,而倘若他再次出军,我们就再逼东都,这样的话,我们不但或有富余的力量,还能削弱王世充军队的力量,他们疲于奔命,反复几次必定能轻轻松松打败他们。”裴仁基信心满满地说。

    李密忖度片刻后说道:“裴将军的计谋是好的,但是王世充安排在东都驻扎的军队有几个不可阻挡的优势,主要的三个优势有:第一,武器精良,这是我们所不能比拟的;第二,作战意图坚决果断,如果与东都的军队交锋,胜率是微乎其微的;第三,斗志高昂,他们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了,因此他们作战的斗志极其高昂,都想着不拼死一战也会饿死,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倘若冒然与其交战,无异于自寻死路。”

    众位将领望着李密问:“敢问魏公的策略是什么?”

    “我们退而求进,固守住我方城池,保留力量,这样的话,王世充想交战打不成,想退也没有退路,让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不消十日就能反败为胜。”

    魏征很同意李密的这个策略,连连夸赞道:“魏公这个策略是极好的,我们的确应该固守城池,正面交战实在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其他的将领、士兵们却不愿意这样,纷纷说道:“王世充屡战屡败,魏公何必忌惮这个手下败将呢?我们请求出战,之前在与王世充军队的交战中也积累了不少作战经验,我相信我们之前能胜他,现在依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