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剧情要像张弓搭箭一般有松有驰,不能一直保持一种状态,太张容易让人疲惫,太驰又会让人无趣,所以优秀地导演就像一个神箭手一般,懂得如何分布剧情做到张弛有度。

    大场面的特效展现完后,电影随后运用叙事蒙太奇的手法让观众紧绷地神经放松了下来,一面交代人类如何与外星人对峙,一面介绍其中的主要演员。

    重视家庭的总统,话痨的军人、绿色环保的科学家、借酒消愁的飞行员……,这些角色润物无声的向观众传亲情、爱情、友情,以及团结、勇敢、忠诚这些主流价值观。

    商业片的卖点是特效,和各种大场面场景,但核心的思想必须紧随主流,这些东西虽然俗套,但确是整个人类的普世价值观,背离了这些,也就背离了观众。

    将主要人物一一介绍完后,外星人与人类的第一场战争也随之打响,反抗是人类历史中从不会缺少的主题,不论是压迫还是入侵,英勇的人们总是会用鲜血谱写出一段灿烂的篇章。

    大战结束,纽约、洛杉矶、华盛顿、巴黎、埃及、伦敦、太平洋上弥漫着硝烟,鲜血染红了大地,军舰沉没、大楼倒坍,幸存的人们背离城市,朝着荒野走去,人类在对抗外星人的第一次入侵战争中失败了。

    剧场中的观众很沉默,看着成为一片废墟的城市,他们心里很难受,人类在面临灾难时会出现空前的团结,哪怕平时因为利益有所冲突的不同种族和国家,这一刻都会团结在一起。

    有人将这种行为称为利群行为,在蛮荒的远古时代,人类为了延续种族抵御危险成为群居动物,形成了群体认同的心理机制,所以当灾难来临之际,歧视、偏见就会减弱甚至消失,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就会提升,从而表现出更多的利群行为。

    简单的说这是人类为了延续种族,自动进化的心里行为,它随着基因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而对于约翰来说,这种行为是很好的一种催挤,利用人类基因中的利群行为,将观众统一在一个战线上,同时也将观众的情绪压抑在一个低点。

    有人说想要击倒对手,就要先收回拳头。同样的,想要调动观众的情绪,让大家嗨起来,就要先把观众的情绪压抑在一个低点上,压得越低反弹越高,就像篮球。

    经历过一次失败后,人类终于找到了战胜外星人的办法,在独立日的这一天,总统站在51区外发表了一段带着美国特色的演讲,其中更是裸的妄图将7月4日变成全世界的节日。

    这一点约翰也很不喜欢,不过《独立日》是一部商业片,一部总投资超过14亿美元的商业片,所以追求利润讨好观众理所当然,而北美作为全球最大的票仓,约翰自然首先要讨好这群人。

    经过一段狗血的演讲后,反抗开始了,全球的人类团结在了一起,向外星人发出了宣战,当主角带着核弹砸掉母舰,借酒消愁的飞行员开着战机冲向外星飞船,观众压抑许久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了。

    “打的好!”

    “消灭这群狗娘养的!”

    迈克尔·贝听着剧场中同仇敌忾的声音,眉头微微一皱,扭头看向坐在不远处的约翰,他对约翰调动观众情绪的手法很服气,至少他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