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南松是玉清卓的同谋便不提了,伤神。至于安鲁,凤臻仍依稀记得他那过份耿直的性格,眼中从未有上尊下卑之分,黑白对错谁的面子都不给。极其不招人待见。

    请旨时,为能够尽快解决事端,大家只会挑利端说,取悦于人;而安鲁说话,只会挑弊端说,惹怒于人。

    曾经多次在朝堂之上,众人商议完政务之后都无人对凤臻的治理方式有异议,基本定下了,他总会在关键的时刻跳出来,指正她这个帝王懿旨的利弊,害得她多次提笔而不得落,取来玉玺而不得印。

    很让人窝火。

    但念在他说的也不无几分道理,凤臻便没仔细与他计较。

    印象最深的,当属那次因为西部地区犯洪灾,相应的朝中官员不止没有及时上报,彻查下来后竟是他们联合着地方官员贪污修建堤坝的款项,而至于才一连五日的暴雨便酿成不可挽回的惨剧。

    凤臻大怒,当即下令斩杀了与之有牵扯的二十几名官员,其中朝臣便占了十一人。

    斩杀前,安鲁曾率领几乎半个朝堂官员,一道跪在大殿外替他们求情。有两个理由。

    一为天灾已成定局,无力回天。当务之急该尽快想办法赈灾救人,因为还有很多人仍泡在水里等着国家施救呢。而非效仿先女帝的暴戾,此刻优先来兴师问罪。

    二为此次罪责牵连过大,二十几名官员,建议凤臻只降罪主谋便可,其余人留着性命戴罪立功,或者革职流放。其因朝中不可一下子突然少了那么多人,空缺了那么多官职。

    “唇齿相依环环相扣”。这王城之中并无一个闲杂职位,都有存在的必要,希望凤臻能够逐个更换。

    很有道理吧

    正因为有道理,且凤臻也听进去了,他才有命活到现在。

    但他忽略了一点,凤臻为君,他为臣。臣之言以为提议,君之言才是生杀大权。再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灾要立刻赈,人,她也要立刻杀。

    这便是皇权。

    后来,经历过立“男皇后”的事,凤臻执意要立心中所向玉清卓,安鲁执意要立邵人璨。

    邵人璨是凤臻的正宫,她为太女时,母帝替她挑选的太女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