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举,或者说暴力破解,从来都是“文艺”的大敌。

    也正是因为工业艺术品日趋廉价,所以手工业日渐衰落。人再如何磨炼,都很难赶上机械所能具有的精度。而当极少数的天才靠着自己的天分拥有了超越机器的手艺时,他们的产量就注定高不了了。

    所幸“市场经济”还讲究一个“供需关系”,所以“物以稀为贵”的理念还可以长期存在。

    这就好比一把精密的锁,用尽心思,靠“手艺”打开,以及直接砸开,就完全不是一个感觉。前者可谓是“艺术”,而后者便是“有辱斯文”。

    而“穷举”,便可谓是“手艺人”的噩梦了了。在很早的时候,穷举就已经可以破解掉简单的零和博弈游戏。在二十一世纪初,“围棋”便难以说是一种“艺术”了。

    而还有人相信,计算机终将攻下所有的艺术形式。

    王崎还记得有一篇叫做《忧郁的大象》的短篇小说,便提出了另一个假设音乐会被穷尽。

    或者说,音符的排列会被穷尽。

    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太新鲜的观念。实际上,这已经是一种“明显”的现象了。古典乐的衰落、流行音乐的同质化,实际上都可以反映出一件事。

    在一定范围内“人类所喜闻乐见的排列组合”已经被前人所写尽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越是近现代的音乐家,就越是要突破。传统的调性体系是弱化,旋律的扩展与淡化,功能和声体系被削弱,节奏节拍自由与复杂化,音响材料范围扩大化……

    “微分音”这种连十二平均律都可以抛弃的概念,在古典时期,绝对是大逆不道的吧?

    当然,音乐家们至少可以聊以**,音符的排列可以被穷尽,但无论如何,“演奏”是不会被穷尽的。

    演奏者的情绪甚至是乐器的音色,都可以视作是对同一种“音符组合”的不同诠释。

    实际上,王崎对于“客体论”为数不多的认识,也就是从这样的小说之中得来的。

    既然“音乐”是可以被穷尽的,那么“”呢?

    王崎曾在另一部小说之中,看过一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