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之议,其实可以算是儒法之争了,可以说是决定大汉命运的一次辩论。

    这一切的开始都是因为武帝刘彻在死前给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安排了几位顾命大臣。

    也就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与桑弘羊,金日磾,上官桀共同辅佐幼主。

    而霍光和桑弘羊之间,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霍光主张推举贤良、询问民情、免除田租,即“恤民政策”,这是武帝末年政策的继续,其意合于标榜德治的儒家思想;

    桑弘羊坚持再开屯田、增强国力,所谓“富国强兵”,这个完全是武帝中期的做法,以增强国家权力为优先考虑,与法家的政治思想合拍。

    这两方是谁也压不过谁。

    同时武帝去世的时候,桑弘羊的的理财政策并未随之废除,大汉的官营几乎完全控制了生产销售和市场,地主官僚、贵族和商贾们都已经忍耐到了极点了。

    要知道在汉代那些商人的地位可是非常高的,就像是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可是掌控了天下泰半的冶铁业,手下的僮仆上千人,雇工也是有万人的,实力不可小觑的,而这样的豪商巨贾天下可是不少的。

    再加上各地的那些真正的世家豪门,虽然一个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实力上可真不是那些豪商可比的。

    这些人都已经忍耐到了极点了,要不是之前的武帝罪己诏平复了天下人心,秦末之事,现在已经重新上演了。

    但是这些人虽然没有造反,但是他们却推动了霍光开了盐铁之议。

    他们不是儒家,甚至他们都反对儒家的重农抑商,但是对官营的都是反对的,因为官营只注重产量,质量差,价格高,生产的农具多大而不适用;同时还存在不准挑选、购买不便、强买强卖和强迫农民服役等问题。

    同时均输法和平推法的推行,还加重了吏治的败坏,甚至出现了官商勾结,囤货居奇的事情,这些事都让天下开始躁动了。

    而与此同时权倾天下的大将军霍光,已经除掉了刘彻指派的几位顾命大臣之一的上官桀父子,同时被打掉了还有可以限制他的长公主,以及想要争夺皇位的燕王刘旦。

    而金日磾这个南匈奴的王子,因为身为外族的关系,缺乏政治实力,故而始终保持谦逊、隐忍的行事风格,最后还成为了霍光的女婿,完全无法对他造成什么威胁。

    所以权势熏天的霍光把自己的眼睛投向了唯一的敌人桑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