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这部剧本的评价极高,高到让顾江河都有些不敢置信。

    顾江河甚至都亲自审阅了整部剧本,在看完整部剧本之后,顾江河也不由在心底冲李牧竖起大拇指。

    这家伙,果然是个变态,连剧本都玩的这么溜,要知道,这件案子可是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李牧这个剧本改的,让他自己都开始怀疑,到底剧本与自己的亲身经历哪个更真实一点?怎么自己反而感觉,李牧这个半真半假的剧本,反而更让自己感觉到有血有肉般的真实感呢?

    而且,李牧这家伙,在处理各种关系、形象、矛盾的时候,也是游刃有余。

    整部剧本中,没有半点地方凸显了燕京市局的能力不足、办事不利。

    市局警察找不到绑匪的线索,有两个客观原因:

    第一,监控覆盖不足,找不到真正有价值的监控视频资料;

    第二,绑匪确实太精明,隐藏了所有能够隐藏的线索,甚至还给警察留下许多假线索迷惑警察,让警察走了不少弯路;

    李牧在剧本里把犯罪分子写的格外精明,就显得警察走弯路也是理所当然,与之前的铺垫形成了直接的因果关系。

    而且,为了燕京市局的形象,李牧还专门给剧本中的绑匪设定了一段对话,大概内容是,绑架成功之后,绑匪自己在私下沟通,声称这一次做的天衣无缝,警察就算是有天大的本领,也不可能在24小时或者48小时之内锁定他们的位置。

    这么一段话,再次为燕京市局洗地,在绑匪这么精明的情况下,燕京市局虽然很拼,但想在24小时内就找出正确的线索,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最后被思维模式超人一等的“男主”给做到了,这只会凸显男主的高大形象,但却不会给市局的形象带来任何抹黑。

    在顾江河看来,这部电影具备了太多闪光点。

    首先,对犯罪分子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其次,对增强城市视频监控有着很强的暗示作用;

    再次,好人好结局、恶人有恶报的主旋律被凸显的非常清晰明确;

    最后,激动人心的剧情设定、感动不已的爱情故事背景,让这部电影具备了很强的商业元素,这也就预示着,这部电影比起其他的主旋律电影来,有更高的商业价值,说的最直白一点,就是有能力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