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翰之笑了笑,没出声,昭宣帝点头道“这是应该的。”

    袁先生又忙建议“王妃伤心,不如请武陵伯出面劝慰吧”正跃跃欲试的宗室王爷们立刻瞪了他一眼。

    昭宣帝也应了,武陵伯领命退下,由内侍领着去坤宁宫了。他早已得袁先生面授机宜,知道该怎么劝妹子。妹夫与外甥是不能继位了,侄女也早已失势,还好李家已经定下未来皇后的姐姐为嫡长媳,李家仍旧是稳稳当当的皇亲

    大局已定,朱翰之便开始心猿意马,他还未将这件大事告诉明鸾呢,也不知她会是什么想法,只怕他还要费些心思。

    就在他思着该如何服未婚妻之际,昭宣帝话了“皇弟,你为我受了这么多委屈,我若不为你做些什么,心中委实难安。我知道,我今日任性,坚决退位,可日后难免会有人打着我的旗号与你为难,甚至有可能逼你将皇位让回来。又或许,老天垂怜,我日后也能有子嗣,那孩子身边的人不定就生了妄想,要将这皇位抢回去。万一他们也学了建文一般再起承兴末年之灾,连累了你的妻儿子孙,岂不是我害了你你原能安享一世富贵,长命百岁,妻贤子孝,若不是我逼你继位,也不会遭受那等横祸,倒不如我今日当着众人的面,早早替你断了后顾之忧,也省得日后纠缠不清。”

    朱翰之非常震惊,倒不是被昭宣帝这番话感动,而是没想到对方会考虑到这么长远的事。难道从前他都看了自家哥哥

    众臣们则大惊失色,齐齐跪下道“皇上,您不能啊”几位老臣都老泪纵横,也不顾自己满头白发、行动不便,当场磕头不已。

    朱翰之与朱文至兄弟俩看得莫名其妙,后者问“你们这是做什么这事儿又有什么不能的”

    为首的一位老臣哽咽道“只要皇上能保重龙体,您愿意让位给谁都行。臣等再也不阻拦了”他身后众臣则哭声震天,还边哭边磕头,虽然当中也有人只是跟风嚎上几声,并不是真哭。但这架势也够吓人的。

    朱翰之忽然猜到他们误会了什么,忍不住笑了笑“皇兄,你还是把自己的真意出来吧,老大人们好象误会了你要做什么傻事呢”

    嚎哭中的众臣闻言都顿住了,齐齐望向昭宣帝朱文至,后者隐隐有些明白,颇觉无语“我怎会做傻事只是我若有后人。这后人又生了妄想,定然会拿什么嫡呀庶的来嘴。若皇弟遵礼法,自然为他们所制,但若不理会,又要被他们指责不守礼法,未免于名声有碍。因此,倒不如早早将名份理清楚的好。”

    朱翰之并不认为自己真会因为这点事受人所制,只是对兄长的话感到十分意外“这要如何理清楚”他忽然想到一件事。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昭宣帝却笑道“好兄弟,哥哥还能不知道你的心事放心,绝不会叫你为难的。”

    朱翰之的神色缓和了些。微笑道“若果真是那样,弟弟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哥哥为我做的已经够多了。”就算要他对着悼仁太子妃沈氏的牌位行大礼,他看在兄长面上也就生受了,顶多回头折腾沈家人出气

    昭宣帝摇摇头,向众人扬声道“先皇祖父去世前,一直深恨我母,倒也不全是为了我兄弟的生死,也怨她在危急之时,放着同在宫中的公爹不求,也放着父亲素来得用的部属不用。反而瞒着人诓来了姻亲,将我送出宫去,却又延误了拯救吴王叔的时机。他老人家曾有明旨,不许我母以父亲正室身份入皇陵,只将她另行择地安葬。我回京登基后,虽因孝道追封亡父。却因祖父的旨意,始终不敢为母亲定下名份,实在不孝之极。如今,我既要退位了,也不打算把这件事留给后任,因此,我就再下一份旨意吧”

    他看向朱翰之,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微笑“我母是先父太子妃,因错被祖父夺去正室名份,那就以侧室身份记入玉牒。我追封父亲,礼部拟的庙号是怀宗,那先母就追封为怀宗贵妃,另追封张宫人为淑妃。皇弟,你我皆是怀宗侧室所出,再无嫡庶之分。你与我,原是一样的”

    朱翰之张张嘴,忽然有些不出话来,半晌才道“皇兄这又是何必”

    昭宣帝笑着摇摇头“张宫人有殉葬之功,就早该追封的,是我疏忽了。只是无论沈贵妃,还是张淑妃,都早已由先帝下旨安葬妥当,此时也无需再惊动先人了。只需更改玉牒,再厚待其家人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