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3)
翌日清晨。
老朱一身布衣,喜气洋洋地跟着朱标出了宫。
他虽然确实很忙,可以说是皇帝中的劳模,但太子主动请求出宫微服私访,想要体察民情,朱元璋自然支持不会反对。
事实上,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子嗣生长富贵,习于安乐,不知民间疾苦,以后会变成“何不食肉糜”那样的昏君。
所以他不但邀请大儒名士教导太子与其余儿子,而且还经常派遣一众子嗣出去巡游各地,知道鞍马勤劳,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
比如太子朱标十三岁时,就被老朱派去临濠祭拜祖墓。
现在太子主动请求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朱元璋那自然是开心不已,他也乐得如此,让自己的储君可以体察民间疾苦。
当然,除了几个不速之客外,老朱还是很开心的。
第一个就是刘基刘伯温了,这个冷面名士,回朝之后也从不私底下去拜见老朱,一副公事公办的高冷模样,看得老朱心里腻歪不已。
事实上,老朱和刘伯温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如果说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萧何,那么刘伯温就是朱元璋的张良了。
只可惜刘伯温不徇私情,而且直言敢谏,好几次直接杀了为非作歹的淮西勋贵,那些可都是跟着他朱元璋打天下的老人,刘伯温连朱元璋的面子都不给,所以君臣关系一度变得僵硬。
最后因为刘伯温按照律令处斩李彬,李善长展开了疯狂反击,朱元璋顺势同意了刘伯温的愤然请辞,君臣关系也就此破裂了。
第二群不速之客,那就是常茂、李祺和李景隆这三小只了。
老朱想不明白,这三个小崽子跟着干什么。
可朱标给出的理由是,三小只都是勋贵子弟,出身不凡,却不知民间疾苦,带着他们一同体察民情。
这个理由很强大,老朱也无话可说。
老朱一身布衣,喜气洋洋地跟着朱标出了宫。
他虽然确实很忙,可以说是皇帝中的劳模,但太子主动请求出宫微服私访,想要体察民情,朱元璋自然支持不会反对。
事实上,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子嗣生长富贵,习于安乐,不知民间疾苦,以后会变成“何不食肉糜”那样的昏君。
所以他不但邀请大儒名士教导太子与其余儿子,而且还经常派遣一众子嗣出去巡游各地,知道鞍马勤劳,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
比如太子朱标十三岁时,就被老朱派去临濠祭拜祖墓。
现在太子主动请求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朱元璋那自然是开心不已,他也乐得如此,让自己的储君可以体察民间疾苦。
当然,除了几个不速之客外,老朱还是很开心的。
第一个就是刘基刘伯温了,这个冷面名士,回朝之后也从不私底下去拜见老朱,一副公事公办的高冷模样,看得老朱心里腻歪不已。
事实上,老朱和刘伯温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如果说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萧何,那么刘伯温就是朱元璋的张良了。
只可惜刘伯温不徇私情,而且直言敢谏,好几次直接杀了为非作歹的淮西勋贵,那些可都是跟着他朱元璋打天下的老人,刘伯温连朱元璋的面子都不给,所以君臣关系一度变得僵硬。
最后因为刘伯温按照律令处斩李彬,李善长展开了疯狂反击,朱元璋顺势同意了刘伯温的愤然请辞,君臣关系也就此破裂了。
第二群不速之客,那就是常茂、李祺和李景隆这三小只了。
老朱想不明白,这三个小崽子跟着干什么。
可朱标给出的理由是,三小只都是勋贵子弟,出身不凡,却不知民间疾苦,带着他们一同体察民情。
这个理由很强大,老朱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