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志在来安重新进行了整军,全军共计两个整团外加总部直属的部队,总计五千余人。

    全军全部使用德式装备,结果这样整军下来,这次从哈特那里购买的武器还剩下许多,连同换装下来的日械以及中国造武器,于文志计算了一下,多余的武器,还能装备两到三个团。

    如果是一般人,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大肆扩充军队。

    但于文志却没有这么做。

    于文志明白一点,打仗,养军队都是需要钱的。

    虽然皖东抗日军的武器很多,但是钱却不多。由于直接拒绝了蒋委员长和李长官的拉拢,国民政府就不再为皖东抗日军提供钱和武器。

    这样一来,于文志只能依靠来安和全椒两县的财力来养活皖东扩日军,以两县二、三十万人养活五千多士兵,这已到了两县承受能力的极限。

    如果再扩军,不用别的,这些大兵每天的吃喝拉撒所用的钱就够于文志喝一壶的。

    除了钱之外,于文志还明白一个道理,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只要手中的士兵精锐,人数虽少,但同样能打胜仗,如果手中的军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人数再多,小鬼子一来就会一哄而散。

    就比如小鬼子进入皖省时,只一个中队,就能赶走中国军队一个团,一个大队,撵得中国成师的部队到处乱跑。

    而自己进入皖省时,只有不到一百人,这么短的时间发展到五千人,这个发展速度已经够快了。

    由于短时间内军队过于膨胀,士兵的训练完全没有跟上,特别是新加入军队的那两千多矿工,个个都早新兵,如果不加以训练,那他们就是一盘散沙,乌合之众。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于文志决定大力展开训练,练出一支精兵。

    与此同时,广开财源,在琢磨着找到一条长久的财路。

    于文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出销矿产。

    皖省多矿产,拥有包括铜、铁、煤、硫、金在内的很多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