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教授五十来岁年纪,温文尔雅,五十年代末毕业于北大化学系,现在是国内某重点大学化学系主任,他的专业是有机合成,在药物合成领域颇有建树,发表过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其科研成果曾两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据说中科院上次遴选学部委员,黄教授只差一票就入选了。

    作为业内著名专家,这次受邀出席制药科技研讨会,黄教授没想到能遇见方翰民这样的年轻科技人才,第一天宣读论文,方翰民就给了黄教授非常深刻的印象,昨天下午所做的有关制药科技发展趋势的报告,更让黄教授对他刮目相看。

    虽然这两天晚上都在一张餐桌吃饭,但是,黄教授跟方翰民几乎没有交流,他认为饭桌上人多嘴杂,不适合讨论技术问题。

    刚才,黄教授老远看见方翰民一个人坐在边上悠闲,他马上走了过来,想趁此机会跟方翰民进行深入交流。

    老黄如此郑重其事,方翰民当然也要认真对待,他正襟危坐,“黄教授,你是大名鼎鼎的业内专家,能跟你聊天,我非常荣幸,而且有点受宠若惊。”

    “方科长,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你就别跟我客气了。咱们之间没有业内著名专家,你也用不着受宠若惊,咱们坐在一起,随意探讨技术问题,这样不好吗?”黄教授想把气氛搞得随和一些。

    “黄教授平易近人,让我非常感动,但不知黄教授想聊哪方面问题?”

    “就从你宣读的论文开始吧。”老黄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哦,我的论文......,有什么可聊的?”方翰民感到疑惑。

    “其实,你发表在《制药科技》杂志上的四篇论文,我都认真研读过,论文的写作水平当然很高,但这不是咱们要聊的话题,论文涉及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制药科技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仅是我的评价,也得到了费教授的肯定,更有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佐证。”

    “可是,这跟我宣读的论文有什么关系呢?”

    黄教授微微点头,“方科长,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昨天宣读的论文,不是你们这项技术的核心,你们这项技术的重点,应该在四篇论文中的第二篇,也就是钯碳催化剂的制备?”

    方翰民笑了笑,“黄教授不愧是业内著名专家,一眼便看到了事情的本质。这也难怪,触媒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触媒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老黄赞同方翰民的说法,“一种高效催化剂,不仅能提高有机反应的选择性,缩短反应时间,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尽量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对于制药工业来说,这有利于提高原料药的纯度,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意义重大!”

    “黄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在这方面你最有发言权。”

    “但是,你在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却没有选择跟钯碳催化剂制备方法有关的那一篇,而钯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加氢还原技术的核心,方科长是不是在顾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