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们厂以后生产扩大生产肯定会要用不少的机器,可以请几个熟练的维修工去。”华光明已经想到自己管厂子之后遇到的事情了。

    “熟练的技术工人肯定是要请的,但据我所知魔都人都不愿意离开魔都,我给维修工不可能开你们管理层的工资。”郑寒秋觉得这个问题是问题,但解决起来肯定不在魔都,这里人都不太喜欢离开故土。

    “老板放心,我们厂有些技术人员并不是本地人而是外地来的大学生,有一个技术还不错是为了他对象来这边的,三年了现在还只是临时工。”

    话说到这里懂得都懂,挖临时工的费用就看老板心情了。

    郑寒秋问:“那他对象呢?”

    华光明道:“跟她那车间主任的儿子结婚了。”

    郑寒秋微微一怔,“挺好的。”

    “还有一位蒋师傅,虽说是本地人,但是无儿无女上面父母也不在了,在厂子里做了三四十年现在已经退休了在家闲着,一般的机器在他手里都没问题。”

    郑寒秋……“这样的人开多少钱合适?”

    华光明道:“蒋师傅以前出国留学过,名下有好几套房子不缺钱,就是闲不住。”

    郑寒秋又是一怔,“行,只要他愿意来,包吃包住还能体验悠闲的乡村生活。”

    请管事的人送两个维修工,这时候招人还真的粗犷,都是熟人相互介绍,一大堆人找不到工作,一些专业的岗位又招不到人。

    本着有钞能力少干活的原则,郑寒秋用剩下的时间从厂里挖了个人事部的骨干。

    以后这些大厂都会倒闭、改制,多的是下岗的人,总会有为了谋生愿意背井离乡的人,先挖一个将来好挖一片。

    下面有人做厂长才有感觉,郑贵祥对女儿招人自然是没有意见的,问:“你给他们开多少钱一个月?”

    郑寒秋道:“副厂长200块钱一个月,维修工60块钱一个月,人事和财务都是100块钱一个月。”

    听说厂子干的是出口贸易,那位人事骨干帮她介绍了一位懂得搞对外结算的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