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年冬十月丁巳朔辛酉天皇亲自率军东征,至速吸之门有一乘艇而至的渔夫名曰珍彦,替天皇做前导开路,故赐名椎根津彦(乃倭直部始祖)。大军耗时半年途经筑紫国菟狭(今大分县宇佐市),菟狭国造祖菟狭津彦((日文)ウサツヒコ)和菟狭津媛((日文)ウサツヒメ)立一柱腾宫并设宴款待。后者后来下嫁侍臣天种子命,而天种子命乃中臣氏之远祖。十一月抵筑紫国冈水门,十二月至安艺(今广岛县),居于埃宫。乙卯年春三月徙入吉备国(今冈山县),起高岛宫,全军养精蓄锐三年。接着大军继续向东,经浪速国、河内国草香邑青云白肩之津(今大阪府东部)后,于孔舍卫坂遭遇土豪长髓彦顽强抵抗,长兄五濑命遭流箭伤及肱胫。神武天皇意识到身为日神子孙,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征虏乃逆天道,遂令全军后退,并绕道纪伊(今和歌山县)前进。途中五濑命因箭伤身亡,葬于纪伊灶山。

    全军自熊野渡海时突遇暴风雨,二兄稻饭命、三兄三毛入野命跃入海中,以求全军船舰平安。至熊野荒坂津登岸时,误杀平民百姓而遭天谴,全军因毒气动弹不得。幸亏武瓮雷神赐予韴灵剑,中毒士卒悉复苏醒。全军前往中洲时,在山中迷路,天照大神派遣八咫乌做向导,引领全军抵菟田县,并收大伴氏始祖日臣命、井光、磐排别之子、苞苴担之子等人为臣;接着斩兄滑、击八十枭帅于国见丘、降弟矶城、斩兄矶城等人。

    后来神武天皇军与长髓彦军大战却无法取胜,战况陷入泥淖之际飞来一只金色灵鸱停于神武天皇之弓弭,其耀眼光芒令长髓彦军士卒迷眩无法再战。为报五濑命箭伤身亡之仇,神武天皇军队穷追不舍,长髓彦派人前来解释原委。原来其妹婿饶速日命乘天磐船自天降,为天神之子,而神武天皇亦自称天神之子,他不相信天神子有两个。

    神武天皇则质疑饶速日命若为天神之子,应有代表物,于是长髓彦出示饶速日命佩带的天羽羽矢及步鞬。饶速日命清楚长髓彦仍对神武天皇怀有敌意,乃杀之,并率部众归顺神武天皇。最后神武天皇总算在大和定居下来,但四周仍有不肯降伏的土蜘蛛势力,经过六年的征讨始定。接着在亩傍山东南方兴建橿原宫,并纳事代主神与玉栉媛所生之女媛蹈鞴五十铃媛命((日文)为正妃,后尊为皇后,生皇子神八井命、神渟名川耳尊(后来即位为绥靖天皇)。

    根据《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简称“记纪“)记载,天照大神之孙琼琼杵尊下凡于九洲日向的高千穗山峰,与木花开耶姬生了火降芹命、火明命和彦火火出见尊。其中彦火火出见尊娶海神之女丰玉姬,生了鸬鹚草葺不合命,然后鸬鹚草葺不合命又与玉依姬命生了五濑命、稻冰命、御毛沼命、若御毛沼命,其中若御毛沼命即日后的神日本磐余彦。

    圣德太子曾借道教辛酉年之说,编排了“皇纪“。推古九年正好是辛酉年,也是圣德太子在斑鸠宫推行改革的年份。辛酉年每60年出现一次,亦称一轮。按道皇居二重桥教的说法,每一轮辛酉年是发生变革之年。而第21轮的辛酉年则是发生彻底的大变革之年。于是,圣德太子以推古九年(601年)为起点再往上推第21轮的辛酉年为日本建国之年。规定该年的阴历一月一日为神武天皇登极之日(阳历为2月21日)。按照这种推算法,公元1990年是皇纪2649年。

    人物生平

    神武东征

    根据记载,神武十五岁立为太子,并娶吾平津媛为妻。45岁时与诸皇兄、子商讨东征之事,该年(甲寅年)十月即横渡濑户内海,意图征服东土。历经半年的旅程,途中经筑紫、安艺、吉备等地,终于在河内国登岸。

    这时大和国的土豪长髓彦因恐惧皇子入侵,遂于孔舍卫阪率兵迎战。激烈的战事中,神武天皇领悟到身为太阳神之后裔,不应朝向东边(太阳自东方升起)征讨,于是向后撤军,改经纪伊绕道进军。途中五濑命因前次战役中箭受伤,不久伤重身亡。之后在海上遇到暴风雨,他的兄长稻饭命和御毛沼命以身殉海以求平安,仅剩神武天皇与其子手研耳命继续率军前进。最后在熊野的荒阪津登陆,却因误杀邻近居民而遭神惩罚,全军中毒而不得前进,幸赖武瓮雷神赐韴灵剑始能行军。之后又在前往中洲的山中迷路,此时有八咫乌指引,方抵达目的地。

    建立大和

    再度进军大和的路途上,磐余彦依靠椎根津彦等重臣之力,先后收了大伴氏之祖日臣命等人为臣,并击破吉野首部之祖井光、八十枭帅、县主之祖兄矶城等势力。终于,在撤兵半年后,再度遭遇到长随彦。交战之初,磐余彦尊连战却无法取胜,可战到一半突然天色大变,随之于磐余彦尊弓上停著一金乌。由于金乌的光芒刺眼,长随彦军无法张眼迎战敌人,于是磐余彦尊军大胜。为报杀兄之仇,获胜的磐余彦尊军穷追猛打,不放过任何打击敌军的机会,因此逼的长随彦与磐余彦会面,并说出不投降的真相:原来其妹婿饶速日命也是天之孙,而天孙不该为两种,故其怀疑磐余彦尊的神性。

    但和饶速日命见面之后,透过信物的交换,两人皆彼此认定对方为天神之孙,但饶速日命怪长随彦之凶残不改,将其杀死,并追随磐余彦。至此,磐余彦正式定居于大和。可此时大和四周仍由称为土蜘蛛的土著势力把持。经过六年的东征西讨,方平定各方势力,始建立起大和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