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人,我想把这座道观改建成宜人宜居的园林式庭院,能同时容纳五百名无家可归的孤儿读书认字共同生活,又能成为朋友们聚会交流的上佳之所,不知赵大人能否鼎力相助?”

    “这个……”

    赵训庭很不适应朱道临直来直去的对话方式。

    应昌培微微一笑解释道:“孟山兄不必介意,道临就是这个脾气,我也是忍耐好久才适应过来,哈哈!”

    赵训庭也笑了笑:“朱兄打算建成什么样的规模和效果?总体投入又是多少?”

    朱道临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爽快回答:“我打算做甩手掌柜,将所有一切交由赵兄全权定夺,赵兄想怎么修怎么建都没问题,需要多少钱说个数就行。”

    赵训庭惊愕不已:“要是我说需要十万呢?”

    朱道临想了想:“十万恐怕不够吧?”

    赵训庭惊呆了,旁边的应昌培捧腹大笑,颇有点儿幸灾乐祸的意思。

    谁知朱道临又说出一番连应昌培都给吓着的话:“赵兄,你这样的技术性官员很难适应乌烟瘴气的官场,干脆辞官不干过来帮我吧,至少十年之内都有你忙的,每年的薪酬绝不低于三万两银子,怎么样?要不我先付给你一年的薪水?”

    “这这……请原谅,我尚未做好打算,不如先谈谈眼前这个道观的改造吧,我愿意接受朱兄的委托,尽全力把事情做好。”

    赵训庭竭力压住心中的驿动,尽量平和地说出自己的意思。

    朱道临遗憾地笑了笑:“好吧,那就等这地方干完再说,回头我把粗略画下的几张图纸和五千两银子交给赵兄,剩下的也全部托付给赵兄了。”

    赵训庭微微点头,恢复了原有的自信和读书人的傲气。

    朱道临转向笑得有点古怪的应昌培:“应兄似乎有话说?”

    “当然有话要说,不然来找你干嘛?能不能找个地方坐下谈?”

    在相同的利益和诱人的前景驱使下,应昌培与朱道临之间的隔阂与戒备早已烟消云散,彼此间如同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可以毫无顾忌地开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