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内室,大家都候在门外,只有刘扬这位老长官和紫月陪着进去探望。桓温仿佛是看见自家闺女般坐在榻旁良久,好一会才有些哽咽地对刘扬说道:“刘公,我当初把她交给你时就说不要出了什么差池,如今搞成这样让我如何向我家长公主交待?”
“长公主?”刘扬万万没想到这个姑娘会牵扯到桓温的妻子南康公主。
“她虽不是我亲生可一直受公主喜爱,只是出身低微了些故此才陪着我出来,也好给她物色个好人家。可不想如今却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刘扬听到这里方才明白事态严重,连忙跪在一旁道:“虽然大将军先前并未讲明,卑职也知她有些身份,本想让手下亲兵带着她从原路预先赶回,不想却弄巧成拙中了埋伏,还望大将军恕罪。”
榻上的桓青见桓温怪罪,也挣扎着为他辩解,“不过是我苦命罢了,大将军千万不要再为我连累了别人。”
桓温本还想再命人把她送回府中照料,可怎奈这姑娘无论怎样说都不肯搬动,这大将军便喊来门外的马弁拿着自己的名帖骑了快马去寺里再去请支遁和尚来复诊。
那马弁去的快回的也是很快,然而带来的却是让大家震惊的消息,支遁失踪了!跟着回来的还有寺里主持派来传话的小沙弥,刘渤在人后偷偷瞧着,正是前两日引自己去见支遁的那人。这小和尚见得桓温诵了声佛号道:“回大将军,那日我家禅师自从离寺后就再没回来。平时支公偶尔离寺出游几日也是有的,这次又是到相熟的右军将军家中出诊,故而滞留两日未归寺中师父也没太放在心上,直至这位军爷来寺中找寻才惊觉出了问题,这才先派小僧来向大将军报信。”
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身后房内的桓青病情还未痊愈,唯一能治病的高僧却又没了人影。桓温把王家的大夫叫了问了问病情,忙使一队人带上重礼和王家人一道去会稽请葛仙翁前来诊病,一边又让那医生按着先前支遁留下的药方继续诊治着。安排好这些,桓温看着眼前众人,有些沉声说道:“高僧一直受圣上和太后器重,数次被挽留在京,如今离奇失踪又发生在北伐未竟之时,此事不可轻视。立刻传令给京都各门全面盘查一切可疑人员。”说着又对同来的王玄之道:“伯远,你是我府中司马,先前我举兵北伐一直是你代桓冲署理驻扎昆明湖的京中水军。现在桓冲在襄阳守卫前线还没回来,这水军上的事情你要替圣上和本大将军担起来。近日长江口一带的船只失踪事件已让陛下和太后忧心不已,如今城中又丢了人。我看那建初寺也离秦淮河不远,就由你一力负责此案,先将城中丢了的人找到,若有贼人就一并拿了,如果涉及到北方的秦、燕两国那就一查到底,这些都搞清了再把江口的事情解决好了。”
刘渤虽然早就听说过王家大公子的名字,但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位最早在桓大将军幕府中任职的王司马虽然年岁也才二十几岁的样子,却也和二公子王凝之般一脸老气,大概这也是桓温只留着他守在京中没有带去出征的原因吧。
王玄之没想到只这一会功夫就落下这么一个重担到自己肩上,脑门上不禁渗出些冷汗出来。桓温见他一脸窘状也不好在乌衣巷这王家地盘上太过难为他,就又说道:“你也不要觉得这事太过难办,你二弟刚随大军回来,我便把他调给你使用。你三弟的功夫大家都有目共睹,这次又只身从秦军中救了刘校尉的两个亲兵回来,一到京城就给你报了信,这两个好帮手足够你办事。我再把刘公也调拨给你,他水上的事情熟,如此你们总该能为我分忧了吧。”说罢便留了刘、王两家人在府中,自己则带着大队卫兵扬长而去。
待到桓温离去,刘扬便问王玄之道:“我们走了才几个月,长江口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能惊动到陛下过问?”
王家大哥见他追问便叹了口气,“这事我也是两个多月前才听说,那一带莫名失踪了不少船只,这月余间一直有人来报。几个侥幸逃回来的都说是夜里在江口的沙洲上看到有人家的灯光,可一旦靠岸想去讨口水喝或者吃食什么的,船上的人就莫名其妙全部昏倒,他们几个都是发觉不好及时跳入水里才躲过一劫。”
想到长江口在自家往来海路的必经之路上,刘扬不禁一阵紧张,心想这水军剿匪的差使自己怎都要帮上一手,于是便问他道:“海外的大船往来京中都要经过江口,若是有人在此地兴风作浪必然影响到建康水上货物往来,司马怎都该派人去探看个究竟。不要怪老哥怪你,就算有些匪徒,你手握京中水军大权,那里不过是两三艘战船就能解决的问题,何至于要拖到大将军回来被圣上和太后过问如此难堪?”
没想到王玄之也是一肚子苦水,“刘公有所不知,我从收到报告后就派战船去江口巡逻,可每次都无功而返。那一带都是江口泥沙冲积出的沙洲,不仅各处深浅不一还经常被水冲得不断变化,加之上面有芦苇遮掩还有涨潮落潮变化,故此派去的各类船只只要有些大的就容易在那里搁浅,而且经常是自己毫无察觉下一夜间就泊在泥滩上动弹不得。”
“那些失踪的都是小船?”问到这里刘扬多少松了口气。
“太大的船靠不过去,失踪的多是在运河里跑些短途的普通货船或者是附近的渔船。”王家大公子似乎被江上的奇怪事情早已折磨的痛苦不堪,只说了几句就不愿再讲下去,“我看我们还是先把支公找到再说江口的事情,毕竟这事发生京城,涉及的还是陛下和太后喜欢的禅师。”
刘扬想想也是,就留下一同回来的王家二哥等候消息,让紫月继续照看着桓青的病情,自己则带着刘渤和几个兵卒陪王玄之去寺中询问情况。
“长公主?”刘扬万万没想到这个姑娘会牵扯到桓温的妻子南康公主。
“她虽不是我亲生可一直受公主喜爱,只是出身低微了些故此才陪着我出来,也好给她物色个好人家。可不想如今却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刘扬听到这里方才明白事态严重,连忙跪在一旁道:“虽然大将军先前并未讲明,卑职也知她有些身份,本想让手下亲兵带着她从原路预先赶回,不想却弄巧成拙中了埋伏,还望大将军恕罪。”
榻上的桓青见桓温怪罪,也挣扎着为他辩解,“不过是我苦命罢了,大将军千万不要再为我连累了别人。”
桓温本还想再命人把她送回府中照料,可怎奈这姑娘无论怎样说都不肯搬动,这大将军便喊来门外的马弁拿着自己的名帖骑了快马去寺里再去请支遁和尚来复诊。
那马弁去的快回的也是很快,然而带来的却是让大家震惊的消息,支遁失踪了!跟着回来的还有寺里主持派来传话的小沙弥,刘渤在人后偷偷瞧着,正是前两日引自己去见支遁的那人。这小和尚见得桓温诵了声佛号道:“回大将军,那日我家禅师自从离寺后就再没回来。平时支公偶尔离寺出游几日也是有的,这次又是到相熟的右军将军家中出诊,故而滞留两日未归寺中师父也没太放在心上,直至这位军爷来寺中找寻才惊觉出了问题,这才先派小僧来向大将军报信。”
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身后房内的桓青病情还未痊愈,唯一能治病的高僧却又没了人影。桓温把王家的大夫叫了问了问病情,忙使一队人带上重礼和王家人一道去会稽请葛仙翁前来诊病,一边又让那医生按着先前支遁留下的药方继续诊治着。安排好这些,桓温看着眼前众人,有些沉声说道:“高僧一直受圣上和太后器重,数次被挽留在京,如今离奇失踪又发生在北伐未竟之时,此事不可轻视。立刻传令给京都各门全面盘查一切可疑人员。”说着又对同来的王玄之道:“伯远,你是我府中司马,先前我举兵北伐一直是你代桓冲署理驻扎昆明湖的京中水军。现在桓冲在襄阳守卫前线还没回来,这水军上的事情你要替圣上和本大将军担起来。近日长江口一带的船只失踪事件已让陛下和太后忧心不已,如今城中又丢了人。我看那建初寺也离秦淮河不远,就由你一力负责此案,先将城中丢了的人找到,若有贼人就一并拿了,如果涉及到北方的秦、燕两国那就一查到底,这些都搞清了再把江口的事情解决好了。”
刘渤虽然早就听说过王家大公子的名字,但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位最早在桓大将军幕府中任职的王司马虽然年岁也才二十几岁的样子,却也和二公子王凝之般一脸老气,大概这也是桓温只留着他守在京中没有带去出征的原因吧。
王玄之没想到只这一会功夫就落下这么一个重担到自己肩上,脑门上不禁渗出些冷汗出来。桓温见他一脸窘状也不好在乌衣巷这王家地盘上太过难为他,就又说道:“你也不要觉得这事太过难办,你二弟刚随大军回来,我便把他调给你使用。你三弟的功夫大家都有目共睹,这次又只身从秦军中救了刘校尉的两个亲兵回来,一到京城就给你报了信,这两个好帮手足够你办事。我再把刘公也调拨给你,他水上的事情熟,如此你们总该能为我分忧了吧。”说罢便留了刘、王两家人在府中,自己则带着大队卫兵扬长而去。
待到桓温离去,刘扬便问王玄之道:“我们走了才几个月,长江口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能惊动到陛下过问?”
王家大哥见他追问便叹了口气,“这事我也是两个多月前才听说,那一带莫名失踪了不少船只,这月余间一直有人来报。几个侥幸逃回来的都说是夜里在江口的沙洲上看到有人家的灯光,可一旦靠岸想去讨口水喝或者吃食什么的,船上的人就莫名其妙全部昏倒,他们几个都是发觉不好及时跳入水里才躲过一劫。”
想到长江口在自家往来海路的必经之路上,刘扬不禁一阵紧张,心想这水军剿匪的差使自己怎都要帮上一手,于是便问他道:“海外的大船往来京中都要经过江口,若是有人在此地兴风作浪必然影响到建康水上货物往来,司马怎都该派人去探看个究竟。不要怪老哥怪你,就算有些匪徒,你手握京中水军大权,那里不过是两三艘战船就能解决的问题,何至于要拖到大将军回来被圣上和太后过问如此难堪?”
没想到王玄之也是一肚子苦水,“刘公有所不知,我从收到报告后就派战船去江口巡逻,可每次都无功而返。那一带都是江口泥沙冲积出的沙洲,不仅各处深浅不一还经常被水冲得不断变化,加之上面有芦苇遮掩还有涨潮落潮变化,故此派去的各类船只只要有些大的就容易在那里搁浅,而且经常是自己毫无察觉下一夜间就泊在泥滩上动弹不得。”
“那些失踪的都是小船?”问到这里刘扬多少松了口气。
“太大的船靠不过去,失踪的多是在运河里跑些短途的普通货船或者是附近的渔船。”王家大公子似乎被江上的奇怪事情早已折磨的痛苦不堪,只说了几句就不愿再讲下去,“我看我们还是先把支公找到再说江口的事情,毕竟这事发生京城,涉及的还是陛下和太后喜欢的禅师。”
刘扬想想也是,就留下一同回来的王家二哥等候消息,让紫月继续照看着桓青的病情,自己则带着刘渤和几个兵卒陪王玄之去寺中询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