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孤寒笑道:“这也是‘诸贤之剑’,不过是我的‘诸贤之剑’罢了,此剑虽然有些青涩不成熟,但将来定然适合我!”

    柳乘云和方天儒彻底呆住,这般言语,虽是出自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但宛然已经有一代宗师的气度。

    过去许久,柳乘云、方天儒均是露出遗憾之色,皆因玉孤寒不能动用真气,如何厉害,也只能在招式之上琢磨,这样如何能成一代宗师?

    但不论如何,玉孤寒的这等想法,都是极为了得的。方天儒道:“他们学他们的,从今日起,我便将‘诸贤之剑’全部传授与你!”

    “多谢义父!”玉孤寒行礼道。

    按着方天儒的讲解,“诸贤之剑”共有九招,每一招都有九式,每一式的都有九种变化,除却玉孤寒已经学会的“诸贤拜剑”、“百家争鸣”之外,另外七招分别是:“万川汇海”、“随圆就方”、“万物归藏”、“无形无相”、“圣贤剑光”、“唯念苍生”、“明心问剑”。

    而方天儒本人,眼下只练成了第七招“圣贤剑光”,后面两招,还无法参悟透彻。

    “万川汇海”这一招,重的不仅仅只是气势,还有诸子百家的融合,这就是先前玉孤寒明悟的百家学说差异之处成剑。

    只是半日的时间,玉孤寒便将这一招给学会,但却是找不到自己的招式来承载万川汇海的剑意。

    第四招“随圆就方”,却又是融合之后的百家真意的变化,可以方圆变化,同样是剑意与剑势的融合,分离等等。第五招“万物归藏”,乃是变化之中的取静,天地万物,皆是于一个空间里变化,而这个空间,便是“道”。这一招已经超出寻常武学的范畴,有探寻万物运行之规则道理,取法天地的意思。

    停留在这一招之上,玉孤寒最终是以道家学说作为突破点,最后悟通招数之中的至理,这一招之神秘莫测,玉孤寒可以肯定,自己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第六招“无形无相”,这是比“万物归藏”更为厉害的招数,剑法到这个境界,不再只是局限于百家,而是天地万物,取法成剑,变化无形无相,不可琢磨,这招剑法,已然将天地至理,人伦纲常,全部融汇其中,乃是近道的存在。

    玉孤寒悟通这一招,最好才发现,其实“无形无形”的变化,并不是只有九式,或是九种。只是仁义山庄的历代先贤,只能用前面六招的变化蕴藏其中,于无形无相之中使出九个招式,又在每个招式之中蕴藏了九个变化而已。

    如此说来,后面的剑法,皆是已经不拘泥于招数的变化。玉孤寒想透此间,才明白这“诸贤之剑”眼下确实当得天下第一剑的美名。

    “无形无形”这一招,玉孤寒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彻底悟通,接下来便是方天儒止步的第七招“圣贤剑光”了。

    玉孤寒发现,将前面的六招学会,融汇贯通,这第七招反而简单了一些,那便是将变化无穷的万物,又重新归于诸子百家,凝聚圣贤剑光。

    这一招,有返璞归真之意,也就是回到重新的起点。佛家有云,人生有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