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命令手下的四大军长分别防守四门,剩下的八万人则作为预备队,做支援用,当然有便宜可占的时候。也可以主动出击。

    防守东门的那个军,军长是韩华,不但武功高强,而且满腹诗书,有名的儒将。

    防守南门的那个军。军长是宋燕,为人机警异常,性格果敢坚毅,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防守西门的那个军,军长是彭杰,泗川人,性格就如同朝天椒,火辣暴烈,大义凛然。

    防守北门的那个军,军长是魏强。东北人,为朋友两肋插刀,行侠仗义,为公义不顾性命。

    这四位军长都是在张远的训练下,通过层层选拔,又经过第二次反清剿锻炼以后,脱颖而出的,他们现在每一个人都能够独当一面。

    李秀成这样的安置,也是为了将来四门出击时,他们可以独断专行。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

    麦轲接到了李秀成的要求以后,立刻就动身过来,他已经知道李秀成面对的敌人,具有一个庞大的数量。如果围歼的话,单靠李秀成自己,显然不够。

    因此,他就以便飞行,一边调兵遣将。

    首先,他把杨秀清的东方兵团调了过去。这支兵团距离最近,让他们直接对付东门的敌军。

    接着,又把冯云山的南方兵团弄了过去,他们的目标是南门外面的敌人大军。

    西门的敌军,麦轲决定动用石达开的西南兵团。

    同时,麦轲又把西方兵团的萧朝贵调了过来,负责对付北门的敌军。

    这四个兵团,每个兵团的兵力都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加在一起超过百万,加上肃迁城里的李秀成军队,已经在数量上超过了敌军。

    除了路上的军队以外,麦轲还让彼得聚集他的水师,开辟另一条战线。

    彼得的水师一出动,约翰大鱼祖孙三代率领的水族同盟军,当然随着,它们早就不甘寂寞了。

    本来麦轲这个举措是锦上添花的,没有想到后来却起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