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晓得,里面的糖桂花,也是南面的食材,北方并不常见。杜家的“太史饼”不是相似,而是味道已经极为接近桂重阳在金陵时吃过的。
杜家的厨娘是金陵人?还是杜里正是金陵人?
要是杜里正不是南方人,没有道理专门养个南边的厨娘在家里。总算是一条线索,杜里正总不可能是凭空而降,只要有线索,说不得顺藤摸瓜就能查到他的底细。
桂重阳记在心上,就问起秋收的事。
桂家两房加起来才八亩地,因是下田,原本种的是耐寒的高粱,可在五月底时被下山的野猪糟蹋,后来补种了糜子,如今也到了糜子收割的时候。
至于梅氏与梅朵得到的那十五亩地,眼下只有地契,之前是被梅童生家佃出去的,佃种的不是别人,正是梅小八的大伯一家。
早在梅童生过户前,就约定好这一季的佃租依旧交到梅童生手中,今年的秋税却是梅氏自己负责。
梅家有两个秀才,一个秀才免税八十亩,叔侄两人免税田就是一百六十亩。
梅童生之前握着梅家两房土地,加起来也不过是六十多亩,剩下的都是梅氏族人的土地,挂在梅家长房名下。
免税省下的钱粮,则是六成归于梅家长房。
梅童生之前被逼迫,给了梅氏姑侄分出去十五亩中田,已经是心肝肉疼,如何肯再让梅氏占自家便宜?自是让她自己交秋税去,自己又从族人处收了十五亩的免税田补上。
因这个缘故,梅氏姑侄名下那十五亩地今年不需要桂家秋收,不过少不得要在秋收后与梅小八大伯家重新约定佃约。
“春儿说了,家里地少,一两日就差不多了,然后再去杨家、张家帮忙。”梅氏道。
桂重阳点点头,经历了割麦子,割糜子当也不是什么难活儿。
尽管桂重阳对农活心中抵触,可也没有只看着桂春劳作的道理。
梅小八那里,提及秋收,则有些跃跃欲试,又有些恍然。
农村孩子,有几个不学农事的?就是杨武,不过十三岁,已经跟着父兄下地好几年。
杜家的厨娘是金陵人?还是杜里正是金陵人?
要是杜里正不是南方人,没有道理专门养个南边的厨娘在家里。总算是一条线索,杜里正总不可能是凭空而降,只要有线索,说不得顺藤摸瓜就能查到他的底细。
桂重阳记在心上,就问起秋收的事。
桂家两房加起来才八亩地,因是下田,原本种的是耐寒的高粱,可在五月底时被下山的野猪糟蹋,后来补种了糜子,如今也到了糜子收割的时候。
至于梅氏与梅朵得到的那十五亩地,眼下只有地契,之前是被梅童生家佃出去的,佃种的不是别人,正是梅小八的大伯一家。
早在梅童生过户前,就约定好这一季的佃租依旧交到梅童生手中,今年的秋税却是梅氏自己负责。
梅家有两个秀才,一个秀才免税八十亩,叔侄两人免税田就是一百六十亩。
梅童生之前握着梅家两房土地,加起来也不过是六十多亩,剩下的都是梅氏族人的土地,挂在梅家长房名下。
免税省下的钱粮,则是六成归于梅家长房。
梅童生之前被逼迫,给了梅氏姑侄分出去十五亩中田,已经是心肝肉疼,如何肯再让梅氏占自家便宜?自是让她自己交秋税去,自己又从族人处收了十五亩的免税田补上。
因这个缘故,梅氏姑侄名下那十五亩地今年不需要桂家秋收,不过少不得要在秋收后与梅小八大伯家重新约定佃约。
“春儿说了,家里地少,一两日就差不多了,然后再去杨家、张家帮忙。”梅氏道。
桂重阳点点头,经历了割麦子,割糜子当也不是什么难活儿。
尽管桂重阳对农活心中抵触,可也没有只看着桂春劳作的道理。
梅小八那里,提及秋收,则有些跃跃欲试,又有些恍然。
农村孩子,有几个不学农事的?就是杨武,不过十三岁,已经跟着父兄下地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