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数,一边侧耳细听屋外两个妇人聊天。

    “今天那卖针线的货郎是李家镇的,听他说,他们那儿前些日子丢了个孩子,到处找也没找到。那家三代单传,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养到八岁了,说没就没了,一家子哭得昏天黑地,老太太眼看就快不行了。”这是隔壁李家大嫂,性格爽利,嗓门也大。陶明明毫不费力就能听得清清楚楚。

    “真是造孽啊。好好的孩子怎么就给弄丢了呢?”这是后街的刘家婶婶,她公公是个老学究,一家子说话都轻声细语的。陶明明得竖起耳朵才能听清她说什么。好在刘家婶婶算是个捧哏的,话不多,信息量也少,偶尔漏听个一句半句也没什么损失。

    “说是他娘去河边洗衣服,他跟着去玩,一转眼就不见了。镇上的爷儿们都帮着找,沿着河来来回回走了三趟,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听着真是揪心。他娘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可不是嘛。儿是娘的心头肉,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没了,放谁身上能受得了啊。”

    两个妇人感叹了一会儿,又把话题扯到了陶明明身上。

    “这丫头也是命苦啊。她爹娘在的时候,也把她当个宝贝疙瘩。她爹娘这一走,她往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李家大嫂叹气道。

    “我公公说,这孩子命大。马车从那么高的山崖上摔下去,她爹娘都没了,就她自己活了下来。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她往后的日子想必错不了。”

    “说是这么说。可你看看,她这么病病殃殃地躺了三天了,她那些叔伯婶娘的,有一个来看的没有?”李家大嫂哼了一声,语调里带了些气愤,“丧事还没办完,那些人就急吼吼地想着分家产了,眼下正在夏家祠堂里吵成一锅粥呢。”

    “唉。”刘家婶婶也叹了口气,“不知道他们分完了家产,能不能善待蒙哥儿和小柔。”

    “我看够呛。夏先生没有亲兄弟,那几个堂兄弟毕竟隔了一层,个个都是见利忘义的,不像夏先生这么宽厚和善。他们心里巴不得这兄妹俩早点死呢。蒙哥儿要是身子骨结实,把这个家撑起来,柔丫头也能有个指望。可惜他从娘胎里带了一身病,自小就是拿药当饭吃,病得久了,性子也古怪,少言寡语的,也不会跟人争抢。这个家怕是就这么散了。”

    “夏先生夫妇都是好人,却落个这样的下场。”

    ——————————————————————————————————————

    外面的人唏嘘,里面的人也唏嘘。

    陶明明长叹一声,坐起身来,看看自己的细胳膊细腿,又颓然躺了回去。

    她现在就是刘家婶婶口中那个“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小柔,大名叫夏晚柔。她还有个药罐子哥哥,叫夏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