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勋睿来到京城之后,分别给文震孟和文震亨写信了,文震亨很快回信,但文震孟却没有任何的表示,这让文震亨很是不高兴,可又不好说什么。

    从辰时到午时,不断有人传话,詹事府的官员,几乎都是学问很深的读书人,他们也是关心会试情况的。

    郑勋睿的名字一直都没有出现,当张溥高中第一百四十七名贡生士、吴伟业高中第二十七名贡士的消息传来,姚希孟终于开口说话了。

    “我当初的意思,就说张溥和吴伟业是不错的,如今看来还真的是不错啊。。。”

    文震亨冷冷的看了一眼姚希孟,他很清楚,这一次若不是嫂子戚氏出面,文府就真的出现**烦了,侄子文谦康已经是做好离家的准备,侄媳蒋氏也无法支撑,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戚氏出面支持了文谦康。

    让文震亨痛心的是,文震孟的信函最终都没有寄出去,当戚氏的信函寄来之后,文震孟偷偷隐藏了消息,若不是文谦康给他写信了,还还被蒙在鼓里。

    文震孟的这种态度,肯定会影响到将来的婚事,毫无疑问也会直接得罪郑福贵和郑勋睿,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郑勋睿知道这里面的缘故,不可能对文震孟有什么好感。

    至于说姚希孟所看好的张溥和吴伟业,文震亨觉得也不错,可是从年龄上面来说,两人和文曼珊是不行的,一则是两人早就有了婚配,二则年龄悬殊太大,张溥和文曼珊悬殊十多岁,吴伟业和文曼珊也接近十岁的年龄差,这不合适,再说此次吴伟业来到京城参加会试,居然带着青楼的女子,这在京城之中成为了一大笑谈,就这样的人,姚希孟还觉得不错。

    “孟长说的吴伟业,学识不错,看样子必定能够金榜题名,只不过京城之中传闻,这个吴伟业到京城来赴考,身边居然有青楼女子,这也是一大笑谈了。”

    姚希孟的老脸有些红,他知道文震亨所指是什么,只不过文震亨说的事情实实在在,没有什么值得推脱的,吴伟业这方面的确不是很注意,虽说朝廷在这方面不是很在意,但个人的确需要注意一些。

    “我所说的是学问,这吴伟业能够在几千举人之中,高中第二十七名的贡士,学问很是不错了,至于说其他的方面,也没有必要去追究,所谓的才子佳人,有文采的人,总是和风花雪月有着一定联系的。”

    文震亨摇摇头,看了看大哥文震孟,所谓的爱屋及乌,姚希孟就是这样的人,凡是他能够看上的人,就算是做了一些不合适的事情,也会帮着说话,至于说看不惯的人,表现再好也是徒劳。当然文震亨也有些着急,毕竟郑勋睿是南直隶乡试的解元郎,若是在会试的时候落榜了,那传出去就真的有些不好听了。

    杨廷枢和陈于泰高中贡士的消息传来,三人简单说了一些话。

    他们都在等着郑勋睿的消息。

    不管怎么说,郑勋睿已经是文曼珊将来的相公,所以这一次的会试也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当初的约定,一旦郑勋睿金榜题名,那就是要回去筹办婚礼的,若是不能够高中,婚期就有可能推迟,甚至推迟到三年之后,下一次会试的时候。

    文震孟一直没有最后下定决心,就算是戚氏在信函之中直接指责了他,但他还是倾向于听从姚希孟的意见,毕竟在他的内心里面,最值得信任的就是姚希孟了。

    仅仅剩下会元尚未宣布的时候,姚希孟的脸上已经有了舒心的笑容,好像这个时候郑勋睿铁定是落榜了,这也不奇怪,大明历史上的会元,尚没有如此年轻的,大明最年轻的进士杨廷和,也是在十九岁的时候金榜题名,如今的郑勋睿,不过十七岁的年纪,难道能够超过杨廷和吗,应该说是没有多大可能性的,再说此次的考题,姚希孟也知道,对于那些年纪大一些的考生来说,是有着不小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