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郑家军主要进攻济源吗。”
郑勋睿看了看杨廷枢,微微点头。
“郑家军要进攻济源,但绝不是仅仅去进攻济源,四万大军兵分两路,郑锦宏、杨贺率领一万郑家军将士和一万榆林边军,剿灭九条龙极其麾下的流寇,其余两万郑家军的将士,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泽州,围剿老回回及其麾下的流寇。”
“郑家军的重点是剿灭老回回,想要真正打击老回回,可剿灭济源的九条龙是重中之重,一旦郑家军占据了济源,就等于是砍断了扁担,切断了流寇之间的联系,就算是李自成得到了消息,想着救援老回回,也要看他是不是有这个本事了。”
“所以说,郑锦宏和杨贺,你们的责任重大,你们的两个任务,都非常关键,一是必须干净利落的剿灭九条龙极其麾下的流寇,占据济源,其二是必须阻止李自成对泽州的驰援,从河南进入山西,济源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流寇人数太多,足足八万人,翻山越岭根本不现实,速度太慢不说,也无法实施救援,所以你们要在济源死死的顶住。”
“我们必须预判最坏的情况出现,那就是老回回朝着济源的方向撤离,李自成进攻济源,两路流寇想方设法的会和,这种情形一定存在,郑锦宏,杨贺,你们要阻止两路流寇的会和,应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但这是你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虽说郑家军在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获取过太多的胜利,但是流寇已经出现明显的变化,由不得我们轻视,若是过于轻视,洪承畴大人的教训就在眼前,我可不希望郑家军出现这等的失误。”
“诸位切记,剿灭流寇不是短时间之内的事情,去年可能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如今是绝无可能了,流寇每遭遇到一次打击,就会从中吸取教训,就会学到不少的东西,就能够更加从容的抵御朝廷大军的围剿,老回回、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可谓是身经百战,若不是他们麾下流寇的战斗力太过于孱弱,早就不是目前的情形了。”
“基于这一点,诸位作战的时候,要有充分的耐心,不急不躁,每一次具体的战斗,事先要有详细的计划,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要考虑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抓住战机非常重要,可也不要仓促行事。”
“此次郑家军负责剿灭流寇事宜,我的考虑是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将流寇嚣张的势头完全打压下去,接下来才有可能考虑到彻底剿灭的事宜。流寇的兵力总数超过二十万人,而且其部署和要求也出现了诸多的变化,他们从无序逐渐发展为有序,这就不是我们猛冲猛打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的。”
“诸位切记,剿灭流寇和民生是结合起来的,短短两年时间,为什么流寇在屡次遭遇打击之后,都能够在最短时间之内扩充兵力,就是因为北方各省遭遇到诸多的灾情,百姓生活无着,流离失所,他们挣扎在死亡线上,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还能够活命,这就为老回回等人扩充兵力,提供了足够的兵源。”
“我虽然是五省总督,但只能够管辖剿灭流寇事宜,至于说各地的民生,都是诸位巡抚大人直接负责的,所以我会在剿灭流寇之余,给各省巡抚写信,恳请他们以民为重,让老百姓能够安定下来,只有双管齐下,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剿灭流寇,才能够真正有作用。”
众人离开中军帐,前去准备,唯有杨廷枢和徐望华留下来了。
杨廷枢已经知道了徐望华的身份,所以说话也没有多少的顾忌了。
“清扬,这民生事宜,哪里是短时间之内能够解决的,若是将剿灭流寇事宜和民生事宜揉合到一起,不知道朝廷是什么态度啊。”
“淮斗,你的意思我明白,怕是朝廷等不得如此漫长的时间,可我必须这样做,流寇肆掠已经有九个年头,为什么屡次的剿灭,都不能够取得实际的效果,流寇往往能够死灰复燃,我不相信朝廷没有想到其中的原因,任何的事情,治标不治本,最终的结局就是死灰复燃,就算是老回回、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被剿灭了,还会出来下一批的流寇,朝廷既然要求我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那么我就要提出来要求,若是朝中有大人认为我不行,那么他们尽管派出能够更好更快剿灭流寇的大人前来。”
徐望华也对着杨廷枢抱拳开口了。
郑勋睿看了看杨廷枢,微微点头。
“郑家军要进攻济源,但绝不是仅仅去进攻济源,四万大军兵分两路,郑锦宏、杨贺率领一万郑家军将士和一万榆林边军,剿灭九条龙极其麾下的流寇,其余两万郑家军的将士,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泽州,围剿老回回及其麾下的流寇。”
“郑家军的重点是剿灭老回回,想要真正打击老回回,可剿灭济源的九条龙是重中之重,一旦郑家军占据了济源,就等于是砍断了扁担,切断了流寇之间的联系,就算是李自成得到了消息,想着救援老回回,也要看他是不是有这个本事了。”
“所以说,郑锦宏和杨贺,你们的责任重大,你们的两个任务,都非常关键,一是必须干净利落的剿灭九条龙极其麾下的流寇,占据济源,其二是必须阻止李自成对泽州的驰援,从河南进入山西,济源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流寇人数太多,足足八万人,翻山越岭根本不现实,速度太慢不说,也无法实施救援,所以你们要在济源死死的顶住。”
“我们必须预判最坏的情况出现,那就是老回回朝着济源的方向撤离,李自成进攻济源,两路流寇想方设法的会和,这种情形一定存在,郑锦宏,杨贺,你们要阻止两路流寇的会和,应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但这是你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虽说郑家军在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获取过太多的胜利,但是流寇已经出现明显的变化,由不得我们轻视,若是过于轻视,洪承畴大人的教训就在眼前,我可不希望郑家军出现这等的失误。”
“诸位切记,剿灭流寇不是短时间之内的事情,去年可能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如今是绝无可能了,流寇每遭遇到一次打击,就会从中吸取教训,就会学到不少的东西,就能够更加从容的抵御朝廷大军的围剿,老回回、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可谓是身经百战,若不是他们麾下流寇的战斗力太过于孱弱,早就不是目前的情形了。”
“基于这一点,诸位作战的时候,要有充分的耐心,不急不躁,每一次具体的战斗,事先要有详细的计划,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要考虑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抓住战机非常重要,可也不要仓促行事。”
“此次郑家军负责剿灭流寇事宜,我的考虑是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将流寇嚣张的势头完全打压下去,接下来才有可能考虑到彻底剿灭的事宜。流寇的兵力总数超过二十万人,而且其部署和要求也出现了诸多的变化,他们从无序逐渐发展为有序,这就不是我们猛冲猛打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的。”
“诸位切记,剿灭流寇和民生是结合起来的,短短两年时间,为什么流寇在屡次遭遇打击之后,都能够在最短时间之内扩充兵力,就是因为北方各省遭遇到诸多的灾情,百姓生活无着,流离失所,他们挣扎在死亡线上,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还能够活命,这就为老回回等人扩充兵力,提供了足够的兵源。”
“我虽然是五省总督,但只能够管辖剿灭流寇事宜,至于说各地的民生,都是诸位巡抚大人直接负责的,所以我会在剿灭流寇之余,给各省巡抚写信,恳请他们以民为重,让老百姓能够安定下来,只有双管齐下,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剿灭流寇,才能够真正有作用。”
众人离开中军帐,前去准备,唯有杨廷枢和徐望华留下来了。
杨廷枢已经知道了徐望华的身份,所以说话也没有多少的顾忌了。
“清扬,这民生事宜,哪里是短时间之内能够解决的,若是将剿灭流寇事宜和民生事宜揉合到一起,不知道朝廷是什么态度啊。”
“淮斗,你的意思我明白,怕是朝廷等不得如此漫长的时间,可我必须这样做,流寇肆掠已经有九个年头,为什么屡次的剿灭,都不能够取得实际的效果,流寇往往能够死灰复燃,我不相信朝廷没有想到其中的原因,任何的事情,治标不治本,最终的结局就是死灰复燃,就算是老回回、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被剿灭了,还会出来下一批的流寇,朝廷既然要求我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那么我就要提出来要求,若是朝中有大人认为我不行,那么他们尽管派出能够更好更快剿灭流寇的大人前来。”
徐望华也对着杨廷枢抱拳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