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不允许插手郑家军的事宜,这是郑勋睿定下的规矩,与朝廷的规矩完全不一样。

    大明指挥作战的将领,清一色的都是文官,就算是最为厉害的武官,在大型战斗之中。也要听从文官的指挥,这种指挥军队的方式,一直持续到大明灭亡。

    这样的方式,有一定的道理。毕竟这个年代,武将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好多作战勇猛的武将,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让这样的将领指挥大型的战斗,的确存在问题。每一次的战斗,都是战略与战术的结合,任何一方面出现偏差,最终的结局都是不行的。

    很少有人注意到战略的问题,其中战略的问题才是致命的问题,一旦整体的战略出现问题,不管军队如何的骁勇,也不管取得多少的胜利,最终的结局基本都是失败。

    大字不识的武将,在战术的运用方面,表现很是杰出,平日里的经验让他们在具体作战的时候,能够准确的做出判断,但是在战略的部署方面,这些武将就束手无策了。

    随着军队的发展,后来出现的参谋部,其实就是专门进行战略和战术部署的。

    郑勋睿很清楚这里面的道理,幸好他是穿越人士,在郑家军每一次的战斗之中,都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带领郑家军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可以说每一次的战斗厮杀,郑勋睿都是殚精竭虑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郑勋睿也曾经考虑,让一些文官进入到军队之中,但他经过了多方的考证,难以发现这方面的人才,要么就是洪承畴、卢象升这样的人才,已经成为朝廷大员,不可能进入到郑家军之中了,要么就是迂腐的读书人,难以培养城郑家军的栋梁之材。

    郑勋睿曾经很看好史可法,可惜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不行,史可法骨子里面优柔寡断,遇到重大事情难以做出决断,这样的文官进入到军队之中肯定是不行的。

    郑勋睿承认自身的要求太高,不过他必须谨慎。

    大明的情况不一样,若是文官进入到郑家军之中,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郑家军属于他郑勋睿,绝不会属于朝廷,更不属于皇上。

    郑锦宏等人早就在军营等候。

    杨贺与王允成已经离开淮安,赶赴蓬莱和复州去了,这一次跟随两人回来的中层军官,留在了淮安,另外的一批准备好的中层军官,跟随杨贺等人离开。

    郑勋睿对杨贺等人,是完全相信,一点都不怀疑,可郑锦宏可不是这样看的,他要为郑勋睿负责,故而提出了定期调整中层军官的建议,也就是定期调整游击将军和把总,控制了中层军官,就等于是直接控制了军队。

    进入到中军房,郑勋睿没有啰嗦,直接开口了。

    “我今日来,就是为了神机营和炮兵营的事宜。”

    郑锦宏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不知道什么炮兵营,也从来没有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