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多年的对头,赵肃侯赵语此时身患重病,奄奄一息。

    对于赵国,魏惠王是一点儿好感也没有,原因就在于魏惠王刚刚继位时,他的弟弟公仲绶曾经争夺国君之位。赵国和韩国一看有机可乘,就联合起来攻打魏国,发动了著名的浊泽之战,结果因为魏国本身陷于内乱,加上韩国和赵国的夹击,惨遭失败。魏惠王就如同砧板上的鱼一样,任人宰割。

    对于如何处置魏惠王,韩国和赵国的态度也影响了以后魏国对待他们的态度。

    韩国提出把魏国一分为二,分别由魏惠王和公仲绶各占其一,这样的魏国就会由一个大国变成两个小国,对韩国和赵国的威胁就不复存在了。

    赵国则与韩国的态度相反,主张直接除掉魏惠王,然后立公子缓为魏王,同时让魏国割让土地给赵国和韩国。

    对于割地,魏惠王没有意见,因为愿赌服输,这是一个失败者必须承受的。即使是被迫一分为二,魏惠王也会不得不接受。

    但是,赵国想要自己的小命,那就是不死不休的仇敌了。

    万幸的是,因为赵国不同意韩国的主张,韩国不高兴,就连夜带着军队撤出战场。结果惠王才得以保住君位,魏国这才没有被分为两个小国。

    所以才有以后的邯郸之战。

    魏惠王苦心经营魏国多年以后,魏国积蓄了力量,第一个要修理的就是赵国。于是派大将军庞涓带领10万魏武卒,攻打赵国,一直攻打到邯郸,还攻破了邯郸。要不是齐国担心魏国发展过快,威胁齐国争霸,这才派田忌和孙膑带兵围魏救赵,才使得赵国免于亡国。

    现在,当赵肃侯病重的信息一传到魏惠王这里,新仇旧恨马上涌上魏惠王的心头。

    于是魏惠王马上召集众臣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利用这个时机来攫取利益。

    在会上,先由相国张仪分析了一下赵国的局势。

    此时的赵肃侯赵语已经病入膏肓,药石已然无效。这一点已经确切无疑,赵国曾派人来魏国寻求神医扁鹊,但经过秦国的遭遇,魏申断然拒绝了扁鹊的请求,改为派扁鹊的大弟子子张前往。子张送回的信息也证明了赵肃侯的病情已经无药可救。

    而赵肃侯的太子赵雍这个时候才十五岁,如果诸侯面对这么好的机会也不动手,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对于魏惠王此时的心态,魏申非常理解,并且打心里支持。

    你想呀,你赵国要除掉魏惠王,那就没有魏申这个太子啦,所以这个仇必须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