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选择,当然是希望阿婆可以舒服快乐地活着,可若没有这个选项呢?
当初在阿婶要回老家照料阿婆之前,我就跟阿婶说,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跟阿婆说,阿叔已经走了三年的事实。
因为我觉得,作为一名母亲,自己的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三年了,而她自己却不知道,那对一名母亲而言并不公平。而且,她也有权知道阿叔早已经离去的事实。
当初阿叔走时,阿婶怕阿婆知道后会伤心过度,所以让大家都瞒着阿婆,一瞒就瞒了三年。这是阿婶心中的孝,只要阿婆活着就好,哪怕她不知道阿叔已经离去。
虽然我是阿婶的儿子,但我并不认同她的这种孝。
因为阿婶的孝,扼杀了一名母亲对自己儿子的思念。从阿婶的角度来看,她觉得没有令阿婆伤心,阿婆还是如当初那样活着,自己的心中就会觉得好受些。但从阿婆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儿子就仿佛失踪了一样,无论什么节日,没有电话,没有声音,没有视频,只是被告知去外省玩了,这么一个令人无语的理由。
换位思考,这就好理解了。
有哪位父母愿意接受自己的子女离世却被隐瞒的操作?
爱,一直都在。
父母太久没见子女,都会想着见见子女的模样或听听子女的声音,只是阿婆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不会打电话,大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她连看看阿叔的模样,听听阿叔的声音,都是一种奢望。
这种孝,是自私的。
满足了自己的心安,却扼杀了母爱的思念。
作为一名母亲,既然她能承受得住当初生孩子的痛苦,那么自然地,她就有权去承受自己孩子离去的痛苦,而那些因为痛苦而流下的泪,都是满满的爱。
而这,不就是人生吗?
哪怕痛苦也好,哪怕泪流满面也好,这本就是人生的过程。
至于承受不承受得住,不是其他人该衡量的事,而是由她自己的心去衡量。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就是什么样子的,有美好,也有残酷。总是试图看到美好,遮住残酷,那都是不健全的自欺欺人。
当初在阿婶要回老家照料阿婆之前,我就跟阿婶说,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跟阿婆说,阿叔已经走了三年的事实。
因为我觉得,作为一名母亲,自己的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三年了,而她自己却不知道,那对一名母亲而言并不公平。而且,她也有权知道阿叔早已经离去的事实。
当初阿叔走时,阿婶怕阿婆知道后会伤心过度,所以让大家都瞒着阿婆,一瞒就瞒了三年。这是阿婶心中的孝,只要阿婆活着就好,哪怕她不知道阿叔已经离去。
虽然我是阿婶的儿子,但我并不认同她的这种孝。
因为阿婶的孝,扼杀了一名母亲对自己儿子的思念。从阿婶的角度来看,她觉得没有令阿婆伤心,阿婆还是如当初那样活着,自己的心中就会觉得好受些。但从阿婆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儿子就仿佛失踪了一样,无论什么节日,没有电话,没有声音,没有视频,只是被告知去外省玩了,这么一个令人无语的理由。
换位思考,这就好理解了。
有哪位父母愿意接受自己的子女离世却被隐瞒的操作?
爱,一直都在。
父母太久没见子女,都会想着见见子女的模样或听听子女的声音,只是阿婆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不会打电话,大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她连看看阿叔的模样,听听阿叔的声音,都是一种奢望。
这种孝,是自私的。
满足了自己的心安,却扼杀了母爱的思念。
作为一名母亲,既然她能承受得住当初生孩子的痛苦,那么自然地,她就有权去承受自己孩子离去的痛苦,而那些因为痛苦而流下的泪,都是满满的爱。
而这,不就是人生吗?
哪怕痛苦也好,哪怕泪流满面也好,这本就是人生的过程。
至于承受不承受得住,不是其他人该衡量的事,而是由她自己的心去衡量。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就是什么样子的,有美好,也有残酷。总是试图看到美好,遮住残酷,那都是不健全的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