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施救(2/4)
次日午后,两官差到了福州府衙,复了回执公文。那知府闵德练看了公文,不疑有诈,心想这赵世扬既然上头不要,那就没有价值了,该如何处置才好呢?行刑杀头自是说不过去,长期关押牢房却也白去了牢饭,无罪释放又不甘心,于是想了一招,干脆劳改,去修闽江河道。
这就正中袁友寿下怀,如此一来,要救赵世扬就容易多了。
修闽江河道的劳改犯有七、八十人之众,看守管理这些劳改犯的官差有八名,巧的是,这时候刚好一名官差头子的后背长了一个大疽,无法行走,知府闵德练于是就让李德佑顶替了那名官差头子的位置。
这日,还是在环城河畔的聚春园酒楼,袁友寿约得李德佑来。
二人坐定,袁友寿向李德佑详细了解了关于这些劳改犯和看管官差的一些情况后,开始思量计策。沉思了一会儿,附到李德佑的耳朵旁,如此这般,道出了计策。
李德佑听完,也思索了片刻,道:“此计应该可成,我在考虑这合适的人选,若能找一个贪财又胆大之辈,是最好的。”
“确实,李兄考虑得周到。”袁友寿道。
“好吧,如此这事就交给我来办。”李德佑道。
“好,好,有劳了,感激不尽,感激不尽!”袁友寿道,从怀里拿出一些纸币和一小包粉末状的东西,道:“李兄,这是那药和一百文纸币,现交于你。”
“不,不,袁兄,要不了这许多,五十文就足够了。”李德佑道。
袁友寿道:“李兄莫再像上次那样了,一百文一点不多,你需打点的地方不止一处,难道要李兄你贴钱不成?”
“这,这……好吧,那我收下便是!”李德佑道,收了药和纸币。
过了两日,李德佑觅得一名觉得较为合适的官差,名叫曹初六,给了他五十文纸币,与他说了所行之事,并且答应他事成之后再给五十文。曹初六果然贪财又够胆,稍一考虑便答应了。
知府闵德练给这群修河道的劳改犯发放了十来付大帐篷,看管的官差每人发放一付小帐篷,河道修到哪处,夜里就让他们在哪处河道旁的空地支帐篷睡觉,第二早收起帐篷,继续劳作。除了风雨之夜,日日如此。
福州这地方,入秋较晚,这日已是农历八月初二了,天气却还是闷热异常,风儿好像凝固了,让人感觉喘不过气来。天色渐暗,一轮昏月爬上了山头,闽江河道旁的一片空地上,这群劳改犯却不为这闷热的天气所动,虽然挥汗如雨,心里却极欢喜。这是为何?原来这地方有个习俗,常年在外的,不管是干苦力也好,生意人也罢,每个月的初二、十六这两天都要组织做牙,也叫拜拜(拜祭地方土地公,祈福保平安。)。上午给土地公焚香烧纸钱,晚饭就加餐,虽不说山珍海味,却也颇为丰盛,许多劳改犯都恨不得每个月多几次拜拜,因为平时的伙食实在太差。
大伙放开了肚子吃,有说有笑,搞得跟过年一家人吃团圆饭一样。
好一会儿,大伙吃得饱了,收拾了碗筷,有的进了帐篷,有的坐在帐篷口乘凉。
这就正中袁友寿下怀,如此一来,要救赵世扬就容易多了。
修闽江河道的劳改犯有七、八十人之众,看守管理这些劳改犯的官差有八名,巧的是,这时候刚好一名官差头子的后背长了一个大疽,无法行走,知府闵德练于是就让李德佑顶替了那名官差头子的位置。
这日,还是在环城河畔的聚春园酒楼,袁友寿约得李德佑来。
二人坐定,袁友寿向李德佑详细了解了关于这些劳改犯和看管官差的一些情况后,开始思量计策。沉思了一会儿,附到李德佑的耳朵旁,如此这般,道出了计策。
李德佑听完,也思索了片刻,道:“此计应该可成,我在考虑这合适的人选,若能找一个贪财又胆大之辈,是最好的。”
“确实,李兄考虑得周到。”袁友寿道。
“好吧,如此这事就交给我来办。”李德佑道。
“好,好,有劳了,感激不尽,感激不尽!”袁友寿道,从怀里拿出一些纸币和一小包粉末状的东西,道:“李兄,这是那药和一百文纸币,现交于你。”
“不,不,袁兄,要不了这许多,五十文就足够了。”李德佑道。
袁友寿道:“李兄莫再像上次那样了,一百文一点不多,你需打点的地方不止一处,难道要李兄你贴钱不成?”
“这,这……好吧,那我收下便是!”李德佑道,收了药和纸币。
过了两日,李德佑觅得一名觉得较为合适的官差,名叫曹初六,给了他五十文纸币,与他说了所行之事,并且答应他事成之后再给五十文。曹初六果然贪财又够胆,稍一考虑便答应了。
知府闵德练给这群修河道的劳改犯发放了十来付大帐篷,看管的官差每人发放一付小帐篷,河道修到哪处,夜里就让他们在哪处河道旁的空地支帐篷睡觉,第二早收起帐篷,继续劳作。除了风雨之夜,日日如此。
福州这地方,入秋较晚,这日已是农历八月初二了,天气却还是闷热异常,风儿好像凝固了,让人感觉喘不过气来。天色渐暗,一轮昏月爬上了山头,闽江河道旁的一片空地上,这群劳改犯却不为这闷热的天气所动,虽然挥汗如雨,心里却极欢喜。这是为何?原来这地方有个习俗,常年在外的,不管是干苦力也好,生意人也罢,每个月的初二、十六这两天都要组织做牙,也叫拜拜(拜祭地方土地公,祈福保平安。)。上午给土地公焚香烧纸钱,晚饭就加餐,虽不说山珍海味,却也颇为丰盛,许多劳改犯都恨不得每个月多几次拜拜,因为平时的伙食实在太差。
大伙放开了肚子吃,有说有笑,搞得跟过年一家人吃团圆饭一样。
好一会儿,大伙吃得饱了,收拾了碗筷,有的进了帐篷,有的坐在帐篷口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