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允熥并没有要停止说话的意思。他从一年以前就开始琢磨,直到今日才正式要最后宣布的事情,怎么可能只有这一个。
允熥说道:“既然如此,那么看来群臣都觉得朕说的,孔圣人提出三年孝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抚育孩子的不易,而并非是一定要让孩子必须服丧三年这么一个外在的形式,是对的了?”
大臣们此时已经有人猜出了允熥要说什么了,不过这样的人无一例外的在保持沉默。至于没有猜到允熥想要说什么的大臣更不敢说话了。
允熥见如同预料的那样没有人说话,于是自己接着说道:“看来众位爱卿觉得朕的理解没有问题了。那么,其实天下的百姓只要心中有着对于父母的思念,那么其实也没有必要严守三年孝的丧仪,服丧一年表示哀悼即可,除服以后仍然可以在心中悼念过世的亲人。”
“同理,众位爱卿也不必谨守三年孝期之说,是不是真的孝顺也不在于这些外在的表现。所以朕决定,”说道这里,允熥着重说道:“以后群臣百官,服斩崔服,不必丁忧三年,丁忧一年即可。”
是的,允熥的目的就是要减少官员丁忧的时间。在他看来,为父母长期丁忧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行为,对于那些优秀人才尤其是浪费严重。而现在允熥信任重用的大臣大多数年纪都不太大,还都有父母高堂在世,如果不减少丁忧的时长,那么在家一休息加上来回的路程,就是三年的时间没了,允熥表示不能接受有才之人这么浪费时间。并且虽然还有夺情的说法,不过夺情这种事情也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频繁使用会惹人非议的。
虽然直接下旨减少丁忧的时长也会惹人非议,但是允熥料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比频繁下旨夺情非议还要小。
因为减少丁忧时间是针对所有的官员的,没有个别区分;而大多数官员其实都是不喜欢丁忧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怎么说三道四,万一允熥因为风言风语收回了旨意就悲剧了。
而夺情不同,夺情是针对每一个个人,而这个个人在朝中总会有不对付的人。被允许夺情的大臣的对手有可能因此散布一些流言攻击夺情是不是合理,一次两次好说,经常夺情的非议就不小了。
所以允熥决定一次解决问题,而不是等着事到临头了下旨夺情。
同时,允熥之所以只是将丁忧的时间由三年缩短为一年,而不是直接取消丁忧,也是在为子孙后代留退路。虽然允熥不认为自己现在很有政治手腕,但是自认还是可以掌控朝堂;但是万一子孙后代碰到某个无可奈何的大臣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他必须去丁忧来迫使他暂时离开朝堂,获得一个调整的机会。
不说允熥接下来的想法了,单说在场的大臣们的想法。因为朱元璋时期对于大臣们的频繁清洗,所以在场的官员年纪大的不多,像齐泰这样才三十多岁就当了二三品大员的文官也不会让大家太惊讶,朱元璋当年还任命过不到三十的尚书。
所以在场的官员很多都还有父母高堂在世,指不定哪一天就要去丁忧了。所以在场的官员为了自己以后,虽然不便于公开出来支持允熥,但是大家都沉默以对,算是默认了。
礼部新任的科长似乎是想上前说些什么,但是侍郎董伦马上就拦住他了,然后以目示意不要说话。董伦与新任的礼科科长张云易关系不错,这个时候不管说什么都对自己没好处,所以董伦阻拦了一下他。
张云易本来还想着进谏一下显示自己的风骨呢。但是被董伦阻拦了一下之后一愣,就没有出来说话。
允熥本来看到张云易有些动作,眼睛已经眯起来了,但是最终张云易却又什么也没说就退下去了。至于其他人就更没有什么动作了。
允熥一边感叹经过自己即位以来的这么多事情,官员们都已经学精了,不跟他玩‘显示风骨’这一套了,觉得有些寂寞;一边觉得就这样顺利的把事情搞定也挺好。
允熥说道:“既然如此,那么看来群臣都觉得朕说的,孔圣人提出三年孝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抚育孩子的不易,而并非是一定要让孩子必须服丧三年这么一个外在的形式,是对的了?”
大臣们此时已经有人猜出了允熥要说什么了,不过这样的人无一例外的在保持沉默。至于没有猜到允熥想要说什么的大臣更不敢说话了。
允熥见如同预料的那样没有人说话,于是自己接着说道:“看来众位爱卿觉得朕的理解没有问题了。那么,其实天下的百姓只要心中有着对于父母的思念,那么其实也没有必要严守三年孝的丧仪,服丧一年表示哀悼即可,除服以后仍然可以在心中悼念过世的亲人。”
“同理,众位爱卿也不必谨守三年孝期之说,是不是真的孝顺也不在于这些外在的表现。所以朕决定,”说道这里,允熥着重说道:“以后群臣百官,服斩崔服,不必丁忧三年,丁忧一年即可。”
是的,允熥的目的就是要减少官员丁忧的时间。在他看来,为父母长期丁忧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行为,对于那些优秀人才尤其是浪费严重。而现在允熥信任重用的大臣大多数年纪都不太大,还都有父母高堂在世,如果不减少丁忧的时长,那么在家一休息加上来回的路程,就是三年的时间没了,允熥表示不能接受有才之人这么浪费时间。并且虽然还有夺情的说法,不过夺情这种事情也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频繁使用会惹人非议的。
虽然直接下旨减少丁忧的时长也会惹人非议,但是允熥料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比频繁下旨夺情非议还要小。
因为减少丁忧时间是针对所有的官员的,没有个别区分;而大多数官员其实都是不喜欢丁忧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怎么说三道四,万一允熥因为风言风语收回了旨意就悲剧了。
而夺情不同,夺情是针对每一个个人,而这个个人在朝中总会有不对付的人。被允许夺情的大臣的对手有可能因此散布一些流言攻击夺情是不是合理,一次两次好说,经常夺情的非议就不小了。
所以允熥决定一次解决问题,而不是等着事到临头了下旨夺情。
同时,允熥之所以只是将丁忧的时间由三年缩短为一年,而不是直接取消丁忧,也是在为子孙后代留退路。虽然允熥不认为自己现在很有政治手腕,但是自认还是可以掌控朝堂;但是万一子孙后代碰到某个无可奈何的大臣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他必须去丁忧来迫使他暂时离开朝堂,获得一个调整的机会。
不说允熥接下来的想法了,单说在场的大臣们的想法。因为朱元璋时期对于大臣们的频繁清洗,所以在场的官员年纪大的不多,像齐泰这样才三十多岁就当了二三品大员的文官也不会让大家太惊讶,朱元璋当年还任命过不到三十的尚书。
所以在场的官员很多都还有父母高堂在世,指不定哪一天就要去丁忧了。所以在场的官员为了自己以后,虽然不便于公开出来支持允熥,但是大家都沉默以对,算是默认了。
礼部新任的科长似乎是想上前说些什么,但是侍郎董伦马上就拦住他了,然后以目示意不要说话。董伦与新任的礼科科长张云易关系不错,这个时候不管说什么都对自己没好处,所以董伦阻拦了一下他。
张云易本来还想着进谏一下显示自己的风骨呢。但是被董伦阻拦了一下之后一愣,就没有出来说话。
允熥本来看到张云易有些动作,眼睛已经眯起来了,但是最终张云易却又什么也没说就退下去了。至于其他人就更没有什么动作了。
允熥一边感叹经过自己即位以来的这么多事情,官员们都已经学精了,不跟他玩‘显示风骨’这一套了,觉得有些寂寞;一边觉得就这样顺利的把事情搞定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