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事儿杨若晴没法跟孙氏这只包子说太透彻,就算说了,也是浪费自己的口舌,对方不一定能听懂。

    就算听懂,也不一定能全听进去。

    所以面对孙氏眉眼间的困惑,杨若晴只是说:“眼下我姑姑不赞同请大夫,咱贸然给请了,姑姑会觉得咱是在坏她的事,影响她对神灵的信奉。”

    “再者,红梅也只是央求娘你帮忙捎信给大白,让他回来想法子。”

    “至于大白回来后想出来的法子是咋样的,这也跟咱没有关系。”

    “娘你真想帮一把,那就老老实实给大白捎个口信叫他回来,至于更多的事儿,我建议你不要做,做了怕是会落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吃力不讨好的下场,孙氏也不是没有经历过。

    当下听到杨若晴这么一分析,孙氏面有讪讪。

    “行吧,那我去找下你大舅,让他帮忙……”

    “不用找大舅,我派人去捎口信就是了,大舅家那么多猪要伺候,哪里有空!”

    “好,晴儿你来安排吧。”

    孙氏回去前,杨若晴送她到院子门口,再次叮嘱了她不要自作主张去帮忙请大夫。

    福伯和旺生家就在村里,又不是隔着千山万水,姑姑若是有心要走请大夫那条路,出门左拐一会儿就到福伯家了。

    得到孙氏的再三保证,杨若晴方才放心。

    孙氏也很无奈,闺女这是把她这个做娘的当做三岁小孩了啊。

    这身份,好像反过来了。

    不过仔细一想,孙氏又觉欣慰,回到家中,重新扛起锄头和菜篮子去了菜园子里忙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