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公试想一下,现今并州军尚未进攻洛阳,胜负未明。城中又有诸多大臣可以引以为援,并州军中士卒士气定然高涨,不会轻易选择投降。

    因此,以小人之见,李功曹的想法是可行的,但还没到时候。古语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等应等到并州军气势衰竭,再派出间者,散布谣言。再佐以使者,策反并州军将领,则大事可定,叛乱可平!”

    李儒一席话说下来,浩浩汤汤,起伏回环,听得徐荣都有几分赞同。徐荣倒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只是事情总有轻重缓急。敌人会一鼓作气再而衰,西凉军同样会。洛阳作为帝都,可不能一直被人围攻。政令不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比死伤千军还要大。

    一旁,听到李儒的反对意见,李肃第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面色仓皇地看向李儒。后者双手绞合,垂立身前,似根本不认识李肃一般。李肃一时六神无主,他可不能这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计划付诸东流。

    李肃深吸了一口气,上前一步道:“李郎中所言,小人颇为赞同。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一再等待,恐会坐失良机。小人有信心,能够说服吕布,背叛丁原,转投董公!”

    董卓的表情似还在思虑。

    李肃低着头,舔了舔嘴唇,眼神飘乎闪烁。董卓的沉默,如一根根针,刺激着李肃。李肃可不能坐视这个飞黄腾达的机会,这么从自己的手中流逝。早上还和妻子夸耀了自己,下午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李肃心里接受不了。

    一阵眩晕感占据李肃的脑子。

    李肃一咬牙,双膝一前一后跪地,道:“小人愿意在此立下军令状!若是不能平定并州军叛乱,在下愿提头来见董公!”

    空气一时冷峻了几分。

    徐荣敏锐地注意到,当李肃提出愿意立下军令状时,李儒的嘴角闪过一抹微不可察地得意。这一切,又是李文优的算计?徐荣只觉头疼,那么,西凉毒士李儒这一次又在算计什么呢?

    “你是说,你愿意立军令状?”胡床上的董卓都坐了起来,身子前倾,如猛虎般俯视李肃。

    李肃不敢抬头去看这时的董卓,低着头,犹自硬撑,道:“是,小人愿意!”

    “好!”

    董卓语调格外郑重。“那这件事情,你就去做吧。无论需要多少财宝,亦或高官显爵,你都可以承诺给那吕布。做好了这件事情,孤亏待不了你!”

    听董卓同意自己的想法,李肃不知是松了口气,还是叹了口气。

    “是。”李肃郑重回复,他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谢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