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何特殊电报?与我看看!”

    “是!”

    一名光头的中年人接过电报,赫然,是当今中国的最高统帅,蒋委员长,慢慢的看了之后,开口,“这陈义夫,我倒有所耳闻,二十年来每年都捐赠了一笔物资给党国,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爱国商人。”

    “是!此人曾与张治中将军一起参加过护法运动,后来是因伤退役的!”站在委员长身边,显然是被称为“蒋介石佩剑”的戴笠,戴雨农。

    “哦?如此说来,还是党国的老党员了?”

    “是的。”

    “他这儿子,我记起来了,之前推广过一份战地医院伤情分级治疗的文件,就是这小家伙弄的吧。”委员长眯了眯眼睛。

    “是!可此人还有更深的秘密。”戴笠继续道。

    “哦?何秘密?”

    “他原本在东京帝国大学求学,遭日本学生侮辱,愤而反击,杀了两名日本学生。”戴笠笑了笑,对他来说,陈修做的事还是相当符合他的胃口的。

    “就是之前日本人闹着一直要我们交出的那个杀人凶手?”

    “是。”

    “哈哈,没有想到,年轻人这么有胆色啊!先是在日本杀了人,回来之后当了军医,然后看到前线战事惨烈,捐了一个营的装备买了个营长,打了大半个月的仗,觉得咱们的军队之所以受制于日本人,不是因为制式装备不如日本,而是大多数军队的装备良莠不齐,后勤混乱,所以又要投身于发展军工!”委员长一脸笑意,“果然,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嘛!一个高材生,确实不适合在前线厮杀,这样吧,准了。”

    “是!”

    “有机会,还是想看看这样的年轻人啊!年轻,确实不错啊!”

    “是。”

    “文白肯为此人说项,估计也是感叹于陈义夫出手之阔绰了,一条生产线啊!一个钢铁厂啊!当初我们可是花了好大力气呢,不过,这样也好,军工强大了,国家民族才有底气!更何况,如今是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