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琰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下了。

    “走,我们现在就回去,我在你家楼下等你,你把宛如的电话号码给我抄下来。”张琰说。

    “你今晚不是要搬东西吗?”萱萱问。

    “我拿到电话号码以后再走。对了,我买了个小灵通,我把这个号码也留给你,以后,你要是联系我的话就打这个电话。虽然,我们不可能随你妈妈的愿,但我还是愿意跟你做朋友,再说了,我们都是浩达的工友。”张琰说,“萱萱,徐姨一直都希望你能找到个称心如意的男孩,我祝福你,也希望徐姨能早一天去寺庙还愿。”

    萱萱是个热情而爽快的女孩,她说她也非常高兴认识他,现在,张琰就要离开浩达了,她坚持要请他吃一顿饭。

    在一家小餐饮吃完饭后,萱萱抄下了胡宛如的电话号码送给了他,然后跟他作别。

    顿时,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这是张琰离开浩达时,令他感到最温暖的事。

    薄薄的夜幕轻轻地笼罩着浩达棉纺织厂生活区,萱萱母女的真诚和热情让张琰感慨万千。在棉纺织厂的三年时间里,国企人穷归穷,但大家都很真诚、热情,在一天天破败的院落里,互助守望,每个人都没有架子,都是工厂的一部分。

    从萱萱楼下离开后,张琰沿着爱织大道朝男单楼走去。时间正值春夏之交,尽管厂里的生产经营情况已经非常糟糕,可生活区里依旧还很热闹。

    大树下棋友仍旧在楚河汉界两侧杀得不亦乐乎;健身器材上的人憋足气在双杠上做着起撑运动;穿着开档裤的小孩子们咯咯咯地奔跑着;宠物狗混杂在休闲的人群里会汪汪乱叫几声……从公共澡堂出来的年轻女工们,趿着花花绿绿的拖鞋,悠闲地徜徉在老旧不堪的家属院里,空气里散发着洗发精和香皂的气味……

    拐过一道弯,张琰走上这条两旁栽着梧桐树的水泥路,三年的时光跟一棵棵梧桐树一样被他一点点抛在身后。这条路也是通往生产区的路,三年来他走过成千上万遍,每一步路看似相同但却不尽相同,这里,记录着他在浩达的喜怒哀乐,也见证着他对生活妥协和抗争……

    徐徐的晚风吹散了三年来的所有记忆。就要离开浩达棉纺织厂了,张琰心头突然袭上一丝伤感,正如当年从洛明工来学校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一样。今天,他就要沿着当年来时的路,从这里再次出发,去寻找自己的未来。可是,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张琰这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他刚进浩达棉纺织厂那年,在喷织车间召开的劳资工作会上,他为了给女工林小依打抱不平,当着20多名职工的面质疑劳资员王莉绩效工资算法的问题后,王莉对他一直耿耿于怀。

    在车间主任唐金荣和副主任田小杰跟前,王莉从来都没说过他一句好话。王莉除了负责车间工人的考核和工资核算外,还负责接收车间的信件和厂里的文件。直到他离开浩达时他都不知道,胡宛如写给他的回信全被王莉扣下了。

    张琰离职后,这些信全被她扔进了女厕所。

    几天后,张琰腰间的小灵通突然响起,是父亲张有志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