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霸主的面子问题

    赵武还在沉思,只听下面的韩无忌继续说:“阿起与贤士田苏交游,田苏称赞他好仁。《诗》曰:‘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谨慎忠诚于本职,亲近正人与贤人;神明听到这一切,赐你洪福奔前程)。’

    体恤民众为‘德’;端正自身为‘正’;纠正他人为‘直’。把德、正、直三者相结合,就是‘仁’。按照这个标准做人做事,神明就会感觉到,并赐福于他——神帮助人,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韩起就是这么做的,我韩氏立他为嗣,才是最好的决定?”

    韩无忌说话的态度让赵武有点好笑,他满口《诗》曰《诗》曰的,简直就是后来儒生满口“子曰”的翻版——嗯,那些儒生是不是继承了春秋人这种说话习惯?那么,在现代某些人处处口称“砖家、叫兽”如何说,可能也是这种“子曰”习惯的延续……

    但似乎,从心理学上来说,处处引用别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是一种极度不自信的表现……不过,这确实是春秋贵族的经典说话方式。在比较正式的、讲究礼节的场合,有身份的人都喜欢如此交谈——这也是此前赵武不愿去见周王室的原因,他肚子里的墨水有限啊。

    韩无忌的话似乎打动了韩厥……也许韩厥原本就没有立韩无忌为继承人的打算,他只是想对韩无忌进行一番试探而已。这会儿,试探结束,韩厥沉思片刻,用决断的口气说:“无忌刚才说的有道理啊……既然这样,阿起,你上前来,从今往后,你就是家族的继承人了。”

    韩起上前,向神灵与列祖列宗进香、祷告……家族继承仪式是很繁琐的,每半天功夫,不可能把仪式进行完毕。趁这闲工夫,赵武打量着旁边的荀偃,思索:“韩伯是个老狐狸,他这是打算抽身而退了,所以抢先确立继承人,乘着自己还能动,躲在后面扶持后者一段,以求韩起能躲过卿位变化后引来的争斗。

    说实话,韩起性格太绵软,个人才能似乎也有点欠缺。韩伯现在出手,拉上我与荀偃作见证,是要求我们扶持他一段啊……你别说,现在恰好是韩伯功成身退的最好时机:楚国换了令尹;在南方他们刚阵亡了大将养由基;在北方,他们的大将彭名被俘。今后一段时间,缺少优秀将领的楚国人暂时无法战斗了,即使他们还勉强发动,攻击不会过于激烈——因为他们不敢把宝贵的战争物资,一次性压在一个无名之辈身上。没有足够的物资支撑,哪怕孙武出现,也只能维持战线而已。

    与此同时,我们晋国重新确立了霸业。楚国人要想把战线重新向北推进到郑国……哪怕我们什么都不做,楚国人至少也要花一两年时间。而这段平静期,正适合我们调整政局。韩伯这老狐狸做的事,从不做无用功,他邀请荀偃见证,不是毫无原因的。看来,荀罂的接班人一定是荀偃……只是,他为什么邀请我呢?难道说……”

    一个念头陡然出现在赵武脑海中:“难道说,我将来也有资格做执政……执政!”

    最后两个字,不停地在赵武脑海中轰响,赵武的脸色变了。座上荀偃原本波澜不惊的脸,肌肉跳了一下,提醒:“小武,你的孩子长得很壮实,前几天我去赵城看了,他们都会说话了。”

    荀偃这是借赵武的家事来分散赵武的紧张情绪。

    春秋人个个都不傻,荀偃平常给人的印象是:前任元帅栾书的一条狗。而且是咬人不叫的狗。

    他平常沉默寡言,遇事心狠手辣,脾气发作起来,连前任国君都敢杀,可谓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的粗鲁人。但从他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这个粗人心思非常绵密。

    赵武笑了笑,也赶紧把话题转移到家事上:“我家的孩子还小,还没有到确定继承人的时间……不过,这次回来,我打算亲自抓一抓孩子的教育。”

    荀偃依旧面无表情的回答:“师修、师偃把你教育的很好呀,我希望你今年来京城就职吧。孩子的事情,先交给两位老师教导,等以后长大点,也如今日这样扶持一番,就行了……”

    正说着,冗长的仪式终于结束。韩厥随后大撒请帖,宴请所有在国都的公卿,正式宣布“韩氏当家宗主传续”。宫城里的悼公听到消息,立刻派人祝贺,并认为无忌有德,知道谦让,特命其为公族大夫之长——这一任命意味着韩无忌从今往后不能叫做韩无忌,该叫他“公族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