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当天就投稿了。

    上次是《自然》,这次杨教授打算投《科学》,如果郭泰来再有一篇重量级的论文,就可以考虑投《细胞》了。

    三大顶刊,怎么也得都刷一遍吧!不然不完美。

    《科学》杂志社的理查德编辑,邮箱里很快看到了这篇《发现人体新器官,人体通道网“间质组织”》的论文,除了这篇论文之外,还有一篇是讲述某种探测技术的,题目是《共焦激光显微内镜探测技术》。

    这两篇论文肯定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发现新器官是使用了这种全新的探测技术的。

    为了介绍清楚论文当中的探测技术,所以只能用另一篇论文来解释。

    这种情形很常见,通常叫做论文引用。

    能到他面前的论文,肯定是经过技术编辑初步筛选了。

    理查德很放心自己的技术编辑,没有价值不会推送到自己面前的。

    这篇论文看完,理查德就是一阵大喜。

    又是发现人体新器官,去年的时候《自然》发表了一篇发现新器官的论文,导致全世界人体解剖学教科书都改了一遍。

    今年这是轮到《科学》杂志了吗?

    再一看论文署名,水木大学医学院的tailai  guo,理查德一怔,这个名字好熟悉,而且水木大学医学院这个论文所属单位,名字同样也很眼熟啊!不对,理查德忽然反应过来,上网一查去年《nature》的那篇论文,署名同样是tailai  guo,单位同样是水木大学医学院,这不是同一个单位同一个人吗?

    也就是说,这个去年发现了人体新器官的牛人,今年又发现了一个?

    理查德立刻激动起来,琢磨了一下,飞快的选择两个医学方面的审稿评议人,将邮件转发了过去。

    然后也不顾规矩了,直接打电话给两人,请两人尽快审议。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是不是今年开学的时候,《人体解剖学》课本又得要修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