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若非崔思雎突然去游历,本该登基了的。

    只要拿下这个位置,就可以马上登基。这种诱惑。是那些自问在武道上没有成就的皇子万万无法拒绝的。

    皇位之争,不过是混乱中少少的一部分。

    更大的混乱源头,仍然在于东进和北进之争。

    支持崔思雎的,不仅有东进派,还有一部分皇家力量。

    皇家不太在乎东进和北进的政治分歧,他们更在乎武道天赋等其他因素。显然。崔思雎的武道天赋和实力,是诸多皇子里最杰出的,才干显然也出色,那就很自然的获得了一部分皇家人士的支持。

    加起来足以影响很多事,也足以在关键时。陷入茫然失措。

    当崔思雎一死,集中力量支持他的东进派立刻群龙无首。连一个支持对象都找不出来。陷入混乱,以至于几乎失声的境况,被声势大壮的北进派一举压倒,也就不难想象了。

    尤为重要的是,部分皇家力量支持崔思雎个人,但也间接支持了东进派。可随着崔思雎的死,这两者之间的纽带就断了,失去了这部分皇家支持的东进派,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登时就被北进派给全面压倒。

    以至于,令得朝廷做出把崔思雎的死秘而不宣的决定!

    从某种意义来说,未必不是崔彦轲的意思。

    死了儿子,尽管是皇帝不太喜欢的那个,可他仍然有几分伤心和愤怒。只不过,皇帝不是脑残,真要报仇,就必然走上和东武开战的路,那就彻底满足了东进派的愿望。

    这是暮血国半年来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没有之一。

    死一个普通皇子,跟死一个皇储,是绝对不同的两个意义。

    崔思雎的死,本来可以用来大作文章了。可因为反应迟钝,东进派错过了。其实,错过才是必然,因为东进派集中力量支持一个崔思雎,平时有优势,陷入群龙无首就乱了套。

    这个决定,轻易的把东进派一口气压下去。

    东进派为了这个必然错过的机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温又南等人至今还在东武战斗,就是在为这个决定而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