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也和他古文造诣有限有关,而裴炎,因为奏疏的核心内容并不是出自他之手。

    他也根本不知道,裴范先是如何把这些主意想出来的。就算这篇奏疏他写作的部分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可那些核心的办法,也只能照抄裴范先的。

    多亏了英明神武,头脑精明唯有身子弱的李治,一下子就把方法的主旨给点出来了。

    两位老臣暗自挪动脚步,争取和裴炎离得越远越好,对视的眼神中,多了许多心照不宣的意味。

    疯了!

    老裴疯了!

    没错,真疯了!

    方案还没说完,他们就感觉可行性不高,至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等到正式施行就知道了。

    然而,裴炎的奏疏并没有因为大臣们的暗自反对就结束,接着就祭出了最猛烈的一招。

    饮了一盏茶的裴炎重新续上了精神,再接再厉:“除此之外,最需要打击的,便是从江左贩运恶钱的行为。”

    “据臣所知,两京境内,因为朝廷管制严格,盗挖矿藏,私铸恶钱的行为鲜少。”

    “为患最大的,当属江左地区,那里距离中枢太远,朝廷鞭长莫及,盗挖,盗掘一直屡禁不止,更不要说私开铸钱炉铸造恶钱了,根本就管不了。”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唐境内商贾最繁盛的,还数两京地区,万万亿的私铸恶钱在江南地区并不能全都派上用场,更多的都是通过便利的水运输送到两京。”

    “朝廷日夜维护的河道,反而成了他们谋取私利的交通线,微臣以为,这样的现象必须得到重视,同时予以打击。”

    将两京恶钱泛滥问题和江南私铸不止联系起来,上百位朝臣争吵数年,却从没有人提起过。

    李治拿起奏疏,仔细,如获至宝。

    遒劲的字体,周全的计策,一步步,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