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士兵面面相觑。尽管有点匪夷所思,但少年脚底的血和痛苦的哭泣却不像是恶作剧,两名士兵不敢耽误,抬起少年向县城内奔去,刚刚开启的城门又再次关闭了。

    目前北海郡的军政暂时掌握在韦云起手中。但北海郡的军队并不多,只有五百人,只具有一点象征性的威慑。

    毕竟张铉做出决策之时,他还只是一名协助攻打清河郡的牙将,张金称就算南攻,也会攻打更加富裕的齐郡,而不会是北海郡。

    只是有些事情并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当瓦岗军进攻济北郡,张须陀被迫南撤,而张铉也由协攻的牙将变成了清河郡战场的主将。北海郡的重要性骤然凸显。

    此时韦云起刚刚才得到张须陀南撤的消息,眼看张铉留战清河郡,他心中也有点紧张起来,北海郡防御薄弱,会不会成为张金称攻打的目标?

    天刚刚亮,韦云起便早早起床,正坐在书房给张铉写一封快信,希望他能派一支军队回援北海郡。

    就在这时,门外有老家人急声禀报,“老爷。杜校尉在府外有急事求见!”

    韦云起暗暗吃了一惊,放下笔起身向外堂走去,留守北海郡的校尉叫做杜云思,涿郡人。年约二十七八岁,长得身材高大魁梧,虎背熊腰,使一杆五十斤的雁翎大刀,作战骁勇,也是张铉信得过之人。所以才留下他率五百人驻防益都县。

    此时杜云思正焦虑地在大堂上来回踱步,身后传来了脚步,只听韦云起问道:“杜校尉这么早过来,有事情吗?”

    杜云思连忙上前施礼,“启禀长史,卑职得到情急情报,一支贼军已经杀入了北海郡。”

    韦云起眉头一皱,“杜校尉是从哪里得到的情报?”

    “是一名少年赶来禀报,他们村庄昨晚被贼军屠杀,只他一人逃出来,卑职觉得他没有说谎,所以赶来向长史禀报。”

    韦云起沉吟一下问道:“这名少年现在何处?”

    “就在府门外,卑职把他也带来了。”

    “把他叫进来,我还有话问他。”

    不多时,两名士兵将少年带到韦云起面前,少年跪下磕头,韦云起柔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少岁了?”

    “小人叫做赵丰,今年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