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绍低了头,又看了一眼地毯,沉默地向内走。

    她是沿着皇帝的声音前行的,到了声音的来源处跪下,却不见皇帝的身影。眼光在左右地毯上扫过,只看见立着许多板框。室外是雨天,激烈得像是在打仗,室内却全听不到那风或雨,只有沙浪一般起伏的诵经声和如丝缎般柔和交织的昏黄光线。

    这气氛有些不对头,独孤绍有些犹疑,抬起眼,不见皇帝或任何诵经人的身影。只有镜子。那些板框都是一人高的镜子,直直立在中间。映照出独孤绍孤独跪地的身影。

    久经沙场的将军也不禁皱眉,拱手,低声道:“独孤绍参见陛下。”声音飘了出去,在室内柔和地回荡,又飘回来,带回了一阵疲惫而苍老的回应:“不必拘束。”

    随着这声回应之后,诵经声便停了。皇帝的身影从一面大镜背后转了出来——准确说,不是她从镜后转出来,而是镜子转了向,露出她的影子来——内里是简单的赭黄袍,外罩了一件七宝袈裟,头发披散着,一手执莲花,盘坐在蒲团上。上官婉儿与李太平各束着顶发,手执麈尾,分左右候着。两人皆身着僧袍,却非麻袍,而是轻纱式样,一白一青,端庄正坐。上官婉儿雍容雅正,李太平苍白虚弱,两人连同皇帝,三张面容都氤氲在刻意营造的烟气中,模糊不清。

    独孤绍整个人都有些懵,头顶的血突突地跳,迫自己低下头去,欲向那镜中的影像行礼,然而头只低了一下,便如有自己的意志般梗在半空,手抓着地毯,红绒比崔明德的手还要细嫩柔软——她从西域回来,人就黑了一圈,手上不但有了茧子,还多了许多风霜冻疮的痕迹。在军学带着,就更糙了。要不然,教她穿个神神叨叨的衣裳,管比所有人都更像神仙。哪怕是现在,黑了糙了的她,也比这阁中所有的人,都更像神仙。

    独孤绍的额头跳得更厉害,来前崔明德的叮嘱一时全都忘了,喉咙一动,虽马上抑制住,终是低低地发了一声,声音在室内柔软地传播,又到了皇帝耳中:“绍卿?”

    独孤绍铁了心,拱了手,朗声道:“臣独孤绍有言进谏!”

    皇帝将手放下去,压在垂着袈裟的膝上:“朕召你来,你却有言进谏?”

    独孤绍跪直身体:”正因陛下宣臣至此,臣见了此地情形,才有话说!“

    皇帝骤然沉默,好一会,才拂了拂袖子:”朕不想听。“

    独孤绍没有说话,只是把身体挺得很直,像一根柱子。地毯实在太厚,膝盖必须用力顶住,才能跪这样直,但这难不倒独孤将军,她将腰与背与臀都收成了一条笔直的线,雨水浇过的甲胄沉重地披在身上,人却纹丝不动。

    良久,皇帝才像叹息般地开了口:“说罢。“

    独孤绍又向她一礼:“臣入此阁,见四面都是明镜,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去,都是陛下的身影。真正的陛下,却在珠帘遮蔽之中,不与臣等相见。臣愚昧,窃以为,天无二日,人无二主,此殿中却有千百个陛下,此是其弊之一。君臣一体,陛下却只以虚影

    示人,不与臣等相见,造一台而使君臣疏间,此是其弊之二。此非祥兆,望陛下三思!“

    皇帝又沉默了,室内原本还有些隐约的乐声,此刻连这一点声音也消失了,反倒是外间的风雨声又传了进来,淅淅沥沥,听起来确实不像是什么好兆头。

    又过了一阵,大约一刻,又或是两刻,总之于觐见而言并不是特别长的时候,但对跪着的人而言,却已是天长地久那么久,皇帝才又缓慢地开了口:”绍卿进言直谏,忠贞可嘉。赐绢十匹。阿庄,你叫人拿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