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乃至於非遗这个题材,其实在我这三年来创作的网文里,可以说是三句不离。我想要专门为非遗着书立说,已经不是一时,却一直苦恼於个人文笔的限制,苦恼於没有流量,起不到传播的价值,苦於一人之力,叫人看去倒像是附庸风雅。

    开始深入的关注非遗将近四年,实地探访也一年有余,上半年我也在和编辑大大提起要完全以非遗为中心来创作一事,但因上述苦恼,一直拖到现在。

    本书参与了“阅见非遗”徵文,徵文开始当天,我自己是没看到的,因为我白天还在拿我几个连大纲都没写好的思路和编辑大大聊,讲如果我要写非遗方面的,目前要写的几篇文章如果拿去参加现实徵文,拿哪一本合适。所以朋友一看到就赶紧发给我,说:你看你前一阵子还在说这个,正好撞你枪口上了。

    我看到这个徵文当时就是很直白的两个感情:一个是感动於我写这个非遗可能终於不是单纯为Ai发电了,毕竟这两年来回路费、买来做参照等等也花了家长很多钱,还一个就是我一直苦恼於我自己一人之力所做不到的事,有了一个我甚至不敢想象的发展。

    毕竟这种文的受众是真的相对较小,我写几十篇,就算是平台扶持。可能也依旧和石沉大海一样,是没有回响的。又或许真的x1引来许多大大看,但是我即便学业也不做了,只码字、探访非遗,一年又能书写几个非遗呢?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如今好了,为Ai还是为徵文,只要开始,我想大家都会Ai上这些非遗的。

    阅文做的徵文真的一直很正,从历年现实题材,到战疫、石榴杯、甲骨文、大国T育……再到如今的非遗。有人总说阅文看重盈利,诚然,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敢投资金做不能保证回报的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凭一己之力难为之事,若是万千星辰同辉,必当耀我中华!

    在说杭罗、说这本书之前,我想先来和读到这本书的诸位谈一谈非遗,谈一谈非遗保护,谈一谈我与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其词汇,以及其涵盖方向的,或者说,这个词在古代本是没有的。

    遗产之所以成为遗产,正是因为其所跨越的一段‘历史时间’,五千载的中华文明史,中国人的智慧,自然也为这片土地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文化遗产。

    以至於即便如今已经依据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层层划分,依旧不能将九州大地上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详尽囊括。

    几年前,大概是2018年,在我不到十五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机会,和朋友一道做了一个关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状及弘扬’相关的课题,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特别注意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开始去更细致的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个时候国家非遗的官网上面只零星的更新一些活动动态,我们能够找到的相关研究,基本上也是在十年以前。再结合身边同学对这些的了解,一下子就觉得‘轰’的一下:完了,国家都在扶持了,还是这麽一个状态,这可怎麽办……

    去看东城非遗博物馆,发现基本上没人光顾,去发调查问卷,得到各种诸如‘没时间’、‘不了解’、‘花钱多’的调查结果,最後再写出个一万多字,自以为还算是完善的研究报告……

    放到现在再想想,无论是民俗的传承,还是技艺的复原,都不是一朝一夕,短暂的停滞才是正常的现象,当年的行为和研究结果确实是莽撞、片面、幼稚的。

    但我也确实通过这种方式意识到了人们对於非遗的片面了解,很多人可能以为非遗只包括‘技艺’这一部分,而不知民俗、T育杂技等等类目同样属於非遗……对於非遗的保护、传承、弘扬,依旧是一条要走很久,只能望见远处光辉,却看不到尽头的大道。